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三学生

[讲座] 人文精神 | 陈永军在书法创作班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5 10: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陈永军老师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0: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军老师在创作班上阐述了“万小时定律”和“千字个临法”,无不透露出他对书法的爱,他提倡学员要从二王手札中汲取营养,他认为晋唐笔墨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那种硫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侧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人,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典侧,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永军老师提出二王手札所拥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二王书风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4: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门颂 于 2016-7-25 14:26 编辑

       永军老师对书法的探索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书法新资源的开发,是书法创新的宽阔途径。永军老师“万小时定律”和“千字个临法”的提出让书道中敬佩和点赞,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以往的行草书创作,放纵有余,内涵不足,浅陋的结体,草率的线条,难以建立宏阔、凝重的价值标准,也不可能形成普遍的审美共识。令我们欣然的是,永军老师突破了这个“瓶颈”,大但的探索,从张旭和怀素的艺术价值中汲取营养,永军老师把在高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对书法创新精神,以及没有历史负担的创作心态,崭新的艺术感觉,实现了当代书法创作的一种突破,这就是中国书坛中“陈永军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4: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4: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领一批人走在书法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4: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贺永军老师的书法精神从进化论角度来说,太世故的人有种种可能会获取现实的最大利益,但,这样一种人不会在艺术领域有所作为。艺术需要真诚,需要献身,需要对现实某种惯常价值观的扬弃。这样的状态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有意思的是,肯于这样做的,永军老师算一位。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永军老师有理想,有理想的人才敢于藐视黑暗,向往光明。在艺术上,永军老师“哗众取宠”,常常取得“革命性”的成就,这可谓永军老师的成功之处!可贵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4: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永军老师对书法创作中的艺术形式保持着一种职业性的敏感。这种对形式的敏感不可能不带入到他所喜欢的书法,我们看他的书法,也的确能发现他对艺术形式的经营痕迹。比如其对线条的锤炼,用墨的斟酌,作品空间的布置,钤印的讲究,甚至对书写纸张的选择,无一不显示出陈老师独运之匠心,这就是书法的苦行僧风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4: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好字好师好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4: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向获奖专业户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书网 ( 粤ICP备16035132号-1 )

GMT+8, 2024-4-27 21:42 , Processed in 0.1023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