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注册/发帖,力挺大学生书法学习与交流,助推高校书画协会联盟与合作!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碑帖的选择和临摹/郑晓华
  
古书论说,学书不临帖,犹出不由户。有一个好的范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学习就可能事半功倍。反之,学非所宜,可能会浪费许多精力和时间。
碑帖是古代书家优秀传世作品的通称,凡前代书法有高超水平、足以成为书法取法对象者,以一定形制编辑成册行世,均可称字帖或书帖、碑帖。历代名家书法,因有历史的长期认同,一直为人奉为法式,故称“法书”或“法帖”。
这里有一点需要加以说明。碑和帖在书法史上原属于两个不同的书法形式体系。碑是石刻文字,帖则是纸本墨书。二者因载体、用途不同,在书法风格倾向也各有所取。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彼此都形成了较稳定的风格特色。
“碑”原指古代丧葬时引棺用的石柱,后来人们刻文字于其上,说明死者身份、生平事迹,遂成墓葬饰物,一般立于墓前。书法史家借用“碑”字,乃代指碑石所刻文字。碑刻文字由于适用于这样一种特殊场合,一般文词都比较雅驯,书法形式也与之相对应地比较庄重。所以一般地说,“碑”是一个时代正体书法的代表;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多数作品都赖碑以存。在古代石刻书法中,除了墓碑,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如放置于墓穴之中传述死者身份、功业的“墓志”,刻于山崖、记述地方官员义举的“表颂”,佛窟捐献造像的题铭(造像题记),文人纪游的诗文等等,这些石刻书法形式的规范化和典重性不如墓碑(各种体裁的自由放任度也不一样),但基于宣传、流传的需要,多数作品使用规范正体,其风格品类较之辅体书法,也与“碑”为近,故古代书史家一律归之于“碑”。
“帖”则是指书写于布帛或纸上的书法作品。上古无纸,士人作字或写之于竹木条,称“简”,或写之于布帛,称“帖”。后来造纸术发明后,纸笺、纸卷成为士人作书的主要媒介,这些纸书作品编集流传于世,亦称为“帖”。魏晋以后,书法收藏蔚成风气。书法家的各种手迹(帖)都为人收藏,并成为摹习对象。这样,“帖”才拥有了书法范本的意义。后来至唐末五代,士人汇散帖成集,并刻木或上石,再椎拓行世,近代意义的“帖”,才由此而形成。根据墨迹勾摹上石的拓本帖,与将碑拓割裱成册的碑帖形式虽相近,都是墨底白字,但本质上它们仍属两个体系。前者属“帖”,后者属“碑”。
“碑”和“帖”都是古代书法的形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场合不同,风格要求不一,后来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规范。“帖”系书法多由古代书家吊寒问疾的书牍构成,其书体以行书草书为主,风格自由活泼,故由此发展而形成的艺术流派 —— “帖学”风格以妍雅秀美为主。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晋人书法,是行草字体由“古”向“今”变化飞跃的一个高峰;他们的作品,也是古代“书帖”的渊源所出,因此王羲之也就被推为“帖学”之祖;他的清新秀美的书风,成为“帖”系书法的标准。“碑”因为特殊场合的限制,书体多用正体(如汉碑隶书、魏碑正书),且为典重起见,风格多浑厚朴拙,所以由此发展而出的“碑学”,其书则着意追求笔墨的“金石味”。而北魏碑刻因其地域文化陶染,书法体势雄强;复经刀刻及自然销蚀的“加工”,更增浑莽之气,因而被习碑者尊为碑学正宗。
碑学与帖学属于中国书法两大流派,其风格境界,应该说各擅其美,难分轩轾。在现代社会印刷条件下,康有为等人力诋“帖学”的历史环境已不复存在,因而学书法是从帖还是从碑,完全看个人兴趣爱好。清人谈学书一般主张以唐楷为入门之阶,实际上这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中国书法风格多样,笔法各成体系,一律以唐楷打基础,未必都适宜。一个人学习一种艺术,时间精力毕竟有限,从唐碑中求晋人风流韵致,恐怕南辕北辙;而欲学汉隶秦篆,从唐楷入手,更怕是缘木求鱼,攻之越力,离之愈远。所以年轻的朋友要学书法,购买字帖前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想学的是什么。
书法须从临摹入手,这是古往今来学书的通规,舍此而外没有他途,一切学书者大概只能循此而进。为什么学书只能从临摹入手,这里有很深刻的道理。
我们知道,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具有特殊笔墨意趣的汉字书法形象的塑造,表现艺术家情感的艺术。汉字是一种由众多具有特定形状的笔画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形象性但又不具备具体客观事物特征模拟性质的抽象文字符号。汉字的形式美规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历史时间的摸索。而这些凝聚一代代书法家智慧的汉字艺术造型规范,都依托、存在于各个时代书法家们的作品中。简言之,书法美的基本规律,蕴藏于历代名碑法帖中,要掌握书法规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古代法书名碑学习。
那么,也许有人会提出,书法的规范即为从无到有,最初的“路”也原是一片荆棘,经过书法家开拓、开发才形成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第一代拓荒者那样,直接自己去创造,以开辟出自己的新路、创造新的规范呢?
这个问题我想只能这样回答。汉字的形式造型技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各个阶段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完整的规范,从字体方面来说,汉字的造型空间至唐代已开发殆尽,没有留下多少余隙可供进一步开创。同时,汉字各种字体的基本规范已经完备,汉字造型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适应性也已获得满足,因而生活也不再为书法体式的更新提供动力和养料。因此抛开现有书法规范体系,自己再去“独创”,已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相背。书法的进一步创造的空间在现有书体形式的风格个性化,这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自宋代以来给所有学书者铺定的轨路。要想获得风格化、个性化的自由,必须首先攻克现存书体规范这一关。而要通过这一关,首先必须学习、临摹,因为各种字体、书体的基本规范,都凝结在古代优秀法书中。所以要学书法,首先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态度 —— 书法必须从临摹入手。
那么要临摹闯关,初学者应该怎么做呢?第一,确立正确的临摹观。第二,按照一定方法步骤,循序渐进。树立正确的临摹观,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临摹是手段不是目的。前面已经说到,古代字体、书体的基本规范,蕴藏于古代法书名帖中。临摹古法书,目的是掌握书法基本规范,而不是复制、重复古人。因此临摹必然要有一个进入与退出的过程,不能一味临古,食古不化。宋代诗人书家黄庭坚有诗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即是此意。
二、临摹法帖,重点在探求笔法,而不是刻画外形。我们知道,历史上每一位优秀的书家,每一个作品,书法都会有其特殊的个性。这些个性通过点画仪态、结字技巧、通篇章法等因素而表现出来。临摹的目的是弄清其笔法规律、所致之由,由个别而掌握一般,而不是机械描摹其形状。运笔方法不对,即使一点一画都描得十分逼真,那也无益于对书法笔法、规律的掌握。所以李世民、虞世南在其书论中都提到:“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成书邪!”
三、临摹以掌握笔法为目的,不以外形描摹为目的,决不意味着临摹者可以任意发挥。相反,为了使临书者能准确掌握笔法技巧,建立在正确方法基础上的“形似”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正确方法”加“形神毕肖”两者统一的前提下,临摹者才可能真正深入笔法的“深海区”,探触到笔法的细微处,由此也才可能真正掌握一种书法范本或一个书家在笔法开拓上的最优胜处。因此临摹反对不讲方法的亦步亦趋,但坚持正确方法前提下的形神毕肖。
临摹和创造,实际上只有一步之隔;有的时候,临摹就是创造。何以言之?因为一个法书的形成,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书家个人的习性,固是其中主宰,但书家的心情、健康,书写时的环境、工具,都会影响书家作书的一点一画。所以我们所提出的临书要形神毕肖,这实际上只是一个绝对的目标,大家都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不能不承认,古代法书、法帖的创作“软”、“硬”环境科学地说是不可重复的;我们不可能再营造王羲之所曾经历的社会环境,也不可能再创造曾经引导王羲之作“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笔势的特殊心理、生理态势。毕竟,一切书法的笔迹,都是特定环境下一个人心理、生理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相同的社会环境,相同的心理状态绝难再逢;而人的生理因素,绝对又是人人不同;即便同一时代,也不可能二人完全如一,何况我们与王羲之有千年之隔?所以虽然我们设定以“形神毕肖”为目标,我们的临摹也努力向此靠近,但无论如何,我们的临摹会融进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个人的东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临摹也就是一种创造。而当我们在有意识调动、强化反映我们时代与我们个人特色的那一部分的时候,我们的书法也就很自然地从临摹走上了创作之路。
临摹的步骤,传统书学一般分为这样几步:(图一)
“读帖”是临摹的准备阶段。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犹如一首意境幽远的诗,一点一画,都饱含艺术家的深情。要学习书法,首先要理解书法,“读帖”就是一个研究、品味、摸索书法笔法与笔墨情致的心理投入过程。在细心“阅读”、品味原帖精神、趣味的基础上,学书者对书帖的笔法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就可以进入学书的第二阶段 —— 临摹了。
临摹又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临”,另一为“摹”。其中“摹”为“临”的基础。摹书有“勾”与“描”两种方式,所谓“勾”就是将具有一定防水性和透明度的纸覆盖于字帖上,以毛笔勾写帖字的外轮廓线,所形成的摹本称“双勾”。“描”则是照字影实写,故人称之为“影写”或“影描”。这是古代书家学习书法的两种常用方法。它的好处是引导学书者注意观察、认识书法造型细部,培养学书者敏锐地感知书法“微形式”(邱振中)的能力,提高学书者书法鉴赏力,为书法学习的下一步工作(“临”)打好基础。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是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姜夔《续书谱》)。通过摹书,学书者对法书名帖的字形、间架、章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始对照字帖临写,这就是“临”。“临”也有三种形式,一是“对临”,二是“背临”,三是“意临”。对临是对照范本临写,细考其笔画特征、笔法渊源,理清其笔路,尽可能接近地临写。处于这一阶段,细心与耐心非常重要。一个书家对一部法帖的领悟达到什么层次、吸收多少,全靠在此阶段下功夫。欧阳询说“细详缓临”,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都是对这一阶段的要求。
“对临”至于精熟,自然至于“背临”。所谓“背临”指学书者在不看帖的情况下把所临法帖“背”下来。这是很艰难的一个阶段。一般地说,单个的字背书几个并不难,难的是整行、整篇,包括用笔、结构、章法。这就要求学书者在对临阶段,细详缓临,从局部到整体,反复研究,熟练掌握。学书者能否达到这一步,这一步达到什么境界,影响他下一步的发展。
背临是临摹的高级阶段,登上了此巅,转入意临,实际上学习已开始由第二阶段“临摹”向第三阶段“创作”阶段转移。意临阶段,临摹的重心已由“形”“神”毕具转向专注于“神”。这是一种对原碑帖字形造型的“提纯”与摹拟,重在得其“神韵”,笔画形态、位置则不必亦步亦趋。这里,创作者的主观灵活性增加了,而客观再现性则大大减少。而且在“意”的再现、表现中,临书者对字形构造可以按自己的理解作一些调整处理。因此“意临”实际上已带有很多主观创造成分;在“意”的再现过程中,作者的主观感受已开始融入其中。而一旦作者表现主观感受的力度加大,临摹变得很主观化,那么此时之“意临”,到底是“临摹”还是“创作”就很难分清了。
按照中国传统的学书模式 —— “临摹→变化→成家”(形成自己的风格),书法学习从临摹开始,以变化出新自立门户,那么这其中,从“入帖”到“出帖”,实际上“意临”是个过渡、衔接阶段。临摹的前期工作做得好,基本功扎实,那么变化成家就水到渠成。
(本文转自《书法》2005年第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