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10|回复: 33

博涉兼融 法古求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02: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注册/发帖,力挺大学生书法学习与交流,助推高校书画协会联盟与合作!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博涉兼融       法古求新

                                                                                                  纪光明


三十六,年龄在而立与而惑中,写字在而性与而情中,墨法在而功与而破中。数年前初识永军,一种谦恭豪迈,练达而聪慧的青年学者的形象让人记忆犹新。而真正了解他的书法艺术是在几次国展和省展上,他的书法以行草、章草见长,纵横跌宕,激情澎湃,以淋漓的水墨、精准的笔法、恢宏的气势、强大的震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永军要办三十六岁墨迹展,我应命写序,以叙带论,侧重于书法艺术,与之共勉。

永军对书法的爱好兴趣发蒙于幼年,书香门第,朝夕其间,耳濡目染,心灵也慢慢地被那种神秘的黑白世界所吸引,从而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永军自觉的学习是在童年和少年,当时受天台山国清寺一尼法师的影响,初学乡师,不时去台州府或文物店细心体会陈列的书法展品的有意味的点画和别致的结体,一些老字号的匾额也是他揣摩学习的对象。漫长的自学之路养成了他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每走一步都显得稳重而坚实。他学书牢牢地把握点画的铸造和形体的结构,以及章法和墨法神采的经营与把握,既能深研一家一法,又能广涉博取融合酿造形成自己的体式。

青年时期,永军于篆隶楷行草都有涉猎。他的篆隶最初从《石门》入手,后来对《孔庙碑》、《礼器》、《乙瑛》等多有取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奠定了他早期篆隶的基本体格。他的楷书宗法魏晋,其中楷巧妙的把清逸的《董美人墓志》以“雅化”,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加之多年佛法楷字静中空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特色;而扎实的楷书功底成就了他在行草书领域的开拓和自由挥写,他的行书入手《兰亭序》,得法《苕溪帖》,深研《争座位》尔后柔杂了明清的笔法,从而形成了清蔚雅逸、潇洒真率,峻拔而又高迈的书风。其草书直追晋唐,气息醇厚,尤其是他的章草得皇象之精髓加入方折之笔法,突显个性,草书有着颠素的狂狷和二王的飘雅,在他的个性中流淌着浙东书家的清逸气质,与徐渭、王铎、傅山等晚明的浪漫主义书风有着天然的亲合,在他的草书中表现出了情性、气势、技术的高度整合,而这也是一位草书家所必须拥有的卓越才能;永军之草法既有魏晋书风的韵致和流便,同时也有着杨维桢的出奇与狂态,与其章草相得益彰。所以,他的书法兼具才气、狂狷气、文气于一身,章草、小草如黄河、长江般的势如喷涌,浩浩荡荡,行书如小桥流水,清澈境幽,楷书则法度严谨而新意迭出,独立风标。

永军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书坛上青年书法家的佼佼者,他只以一个普通人民子弟兵自居,默默无闻地守卫祖国的南大门,扎扎实实地做自己的学问,认认真真地写自己的字,他走的是积学、专精、博涉、整合的出新之路。在他看来,书法生命是书法线条的逻辑展开,书法线条在有限中游离出无限,生长出艺术之花。他的风格既有二王的清朗秀美,欧虞颜柳的光明正大,颠张狂素的高山流水。是长期积学修养而成的一种精神境界的结晶,是书家感性的技艺经验与理性的道法相融而升华的产物,是在专精与博涉基础上的自然生成。

现在的永军是一位有理想、有胸怀、有抱负的人。在书法上,永军各体皆擅,无论篆、隶、楷、行、草都个性鲜明。如果对其书法做研究的话,我以为他的章草以及小行草是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这也正是他对新时期书风影响比较大的两种书体,我甚至想,永军的书法意义也正在于此。很多人以为,永军主要吸收了明清书法技法和体势,我却以为如果对永军的分析仅仅停留在他取法某一家一体的狭隘视角中,难免片面。从大字、小字的五体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上至魏晋下至明清诸家,他无不涉猎,然而对于古人的用笔技术,线条质感,笔画形状、结字体势、倾斜角度、左右上下行气、空间营造、线条穿插、书写节奏···凡此种种书法视觉元素,都有出处而又显己意,这应该是其对于古代经典书法的深刻理解,这也说明他对于古代经典的解读有着自己的发现,理解和捕捉。发现之后需要整合,不能整合就不能塑造新的自我,这个永军又做到了。所以,审视他的行草书,会发现在线条的处理上他时而运用魏晋研媚婉约的笔姿,时而运用明清丰厚圆劲的粗线,时而运用唐草飞动细润的细线,侧锋与中锋在一个线条组合、一个字、一组字的交替使用,使得用笔变幻莫测,这种不拘一家一法而又笔笔合辙的高超书写技术,没有超人的才情与良好的技法是无法驾驭的。其行草结构坚劲挺拔,或单字、或组合、或庄重、或飞动,通篇营造了雅致且恣肆的气象。永军下的是“以文化人,以人化书”的功夫。广泛的涉猎不仅增加了学识,提高了修养,还训练出对艺术敏锐的感受力,这对他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起了催化发酵作用。坐着手在腿上勾划,站则脚在地上运势,他能把握自己的悟性,要从前人书作中得悟书法之妙道,要从自然世界的偶然启示中得悟书法之神髓。张旭观舞剑器,米芾观天上流云,黄山谷在夹棘道中观弄流儿荡浆,从中悟得玄机,书艺精进。他的行草既有古人之神,又有现人之风,粗中有细,实中有虚,所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创造实践中反复研究,不断比较,拆解,组合而成。有些字甚至经过长期的选择才定型下来,表现出一个严谨的书家治学为艺的严肃态度。今天欣赏永军的书作时,尽管有“挥洒尽如意”的痛快,然而其“一字三年得的甘苦,谁得知”。

假如说永军的书法,表现了一种雄健、博大、跌宕的气象和憨直、质朴、敦厚、诚恳的性格,那么不如说他具有充溢的才情和潇洒的文人气质。我相信书法是他漫长人生的生活和生命之舞,而且会伴随这位年轻的军旅书家,创造奇迹:是他的“锥画沙”,是他的“屋漏痕”,是他的“雪泥留爪”。



(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18 23: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辞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法界的获奖专业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应忠义 于 2015-1-10 23:48 编辑

在陈永军老师的书法工作室中聆听了先生的对书法的见解,让旁人十分敬佩!我之折服!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3: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永军老师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增强视觉艺术给人的冲击力度,永军先生摒弃汉字结构的平庸和均衡,追求单体汉字形貌的奇特和险峻。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3: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书法上,永军老师各体皆擅,无论篆、隶、楷、行、草都个性鲜明。如果对其书法做研究的话,我以为他的章草以及小行草是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这也正是他对新时期书风影响比较大的两种书体,我甚至想,永军的书法意义也正在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3: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以为,永军老师主要吸收了明清书法技法和体势,我却以为如果对永军的分析仅仅停留在他取法某一家一体的狭隘视角中,难免片面。从大字、小字的五体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上至魏晋下至明清诸家,他无不涉猎,然而对于古人的用笔技术,线条质感,笔画形状、结字体势、倾斜角度、左右上下行气、空间营造、线条穿插、书写节奏···凡此种种书法视觉元素,都有出处而又显己意,这应该是其对于古代经典书法的深刻理解,这也说明他对于古代经典的解读有着自己的发现,理解和捕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3: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之后需要整合,不能整合就不能塑造新的自我,这个永军又做到了。所以,审视他的行草书,会发现在线条的处理上他时而运用魏晋研媚婉约的笔姿,时而运用明清丰厚圆劲的粗线,时而运用唐草飞动细润的细线,侧锋与中锋在一个线条组合、一个字、一组字的交替使用,使得用笔变幻莫测,这种不拘一家一法而又笔笔合辙的高超书写技术,没有超人的才情与良好的技法是无法驾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3: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天分高,有艺术细胞,对汉字的造型,点线的质感,水墨的韵味和书法中丰富的美学思想,有灵敏的感悟,通过长期磨练,终于形成清奇恣肆的艺术风格,而特殊的永军书法符号已经被书坛所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3: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军先生下的是“以文化人,以人化书”的功夫。广泛的涉猎不仅增加了学识,提高了修养,还训练出对艺术敏锐的感受力,这对他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起了催化发酵作用。坐着手在腿上勾划,站则脚在地上运势,他能把握自己的悟性,要从前人书作中得悟书法之妙道,要从自然世界的偶然启示中得悟书法之神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书网 ( 粤ICP备16035132号-1 )

GMT+8, 2024-12-21 23:43 , Processed in 0.0654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