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2|回复: 1

卢俊:《曾叔公卢华郁先生的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7 12: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注册/发帖,力挺大学生书法学习与交流,助推高校书画协会联盟与合作!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卢俊 于 2014-4-8 23:28 编辑

                                                   
卢氏宗祠.jpg
                                                
                                                  曾叔公卢华郁先生的书法

                                                            作者:卢俊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的艺术简介中写到"有家学渊源"这句话。所谓"有家学渊源",是指我小时候在我的曾叔公卢华郁先生的影响下,便早早萌发了非同寻常的与笔墨有关的梦想。
      卢华郁先生是我爷爷的叔父,生于清末民初的王朝灭亡之际。先生自幼天资聪颖,过目成诵,曾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原广东省第九中学(今高州中学),此后有"逢考不出三甲"的佳话。卢华郁先生与另一乡贤廖盖隆先生(著名中共党史学家)交情甚笃,于县城求学期间二人诗赋和唱之雅事至今仍为乡亲们提起。然而高中毕业后先生没有再向高一级学府求学,也没有像廖盖隆先生那样奔赴抗日前线积极寻求救国之道,而是卷席返乡,过起深居简出的闲云野鹤般的耕读生活。
      先生淡泊名利,无意仕途与功名利禄,只醉心于诗词歌赋及山水田园之乐。在此后旧中国风雨飘摇的几十年时间里,曾多次婉拒陈济棠方面等多方军阀、豪强的等担任军部文职的邀请。或许,先生在穷经皓首地遍阅历朝经史文典而养出一颗堪比比干的心,早已洞悉了江山与民心之玄机,也看透了千古的是非。——反正无论兴亡到最后苦的都是百姓,反正无论成败到最后都化作江上渔父和山中樵夫的一曲,那倒不如老老实实过点日子好过。
      先生淡泊,却不消极。先生古道热肠,热心乡里。大至为民请命,状告乡里土豪劣绅;小至应乡亲请求拟信修书寄远亲,或逢年过节为乡亲、寺庙撰写对联。这里里外外自然离不开笔墨二字。一方面先生为名校高才,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且不说,最广为传颂的,则是他那一手过硬的毛笔书法。先生书法以柳体为基,并掺以颜的浑厚,和赵的流畅,显得气象宏大。而更为难得的是,先生终身以唐楷为宗,却毫无民国后宗唐楷书家惯犯的“呆俗”的通病。出于地域和信息交流的局限,我不知道先生可有看过《石门铭》,有没有见过于右任先生的书法,然而就其传世墨迹来看,其正书气格不在于公之下,即便放在与其同一个朝代的如张裕钊、沈尹默等诸名家的正书作品里头,亦毫无逊色。
      卢华郁先生在为村里卢家宗祠撰写了“姜公兴世胄,西伯振朝纲”一联及“超群卢公亭”的横批后,便于公元1997年的春天病逝,享年89岁。卢为大姓,为姜尚之后,帝胄之裔,人才辈出,历朝历代均有为江山社稷分忧之将才。我所在的广东省高州市大坡镇水冲村,为福建客家南迁南雄珠玑巷以后卢姓的一个分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我记事起,乡亲们尊师重教,崇尚知识文化,自小给孩子们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念,都希望后代能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传统的晋身之道而获得一个体面点的出身。然而事与愿违,村里许多人通常少年时天资聪颖,逢试必夺魁,可等上初中高中便读不下去了,或因玩物丧志而荒废学业,或因体弱多病而考场折戟,满怀希望的去,又灰溜溜的回,最后大多只得北上谋生而已。而即便外出谋生者,亦鲜有显赫者,大多进厂进工地务工,自谋一小摊档已实属不易,自然更无从谈及比肩先祖姜公之伟业了。灰溜溜的去,又灰溜溜的回,最后唯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过于单一的追求导致衡量成功的标准过于单一,衡量成功的标准过于单一导致培养后代的方式过于单一,以致后代面对现实的心态和方法都过于单一,在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的今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价值观显然已经落后不知道多少年去了。
      况且,即便就是为江山社稷分忧,除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传统的晋身之道外,还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而乡亲们却依然固执的认为要成功唯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读书再读书,却不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更不明白“天地君亲师”,人世间就才最大的书,才是真正的书。
       当年曾叔公卢华郁先生留下“姜公兴世胄,西伯振朝纲”一联,我想绝不是偶然,绝不是一般文人墨客秀口一吐的才华展示,也定然不仅仅是的对后世的期望,或许打他第一次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建姜公般的伟业而位至西伯,早已成为其终身的目标;或许他赋闲在家只是为了等待,他婉拒陈济棠等多方面的邀请不是因为看透而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更适合他的,或许他坚信自己也能像先祖姜公那样“吊”到属于他卢华郁自己的周文王。然而这个世界总是变得那么快,一转眼的功夫就是两个朝代,他只知道先祖姜公“吊”周文王,却不知道还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也或许他知道,他只是不想那样干,或许他要干的体面一些。
      也或许是我想多了……
      犹似现在,逢年过节村里的卢姓乡亲在卢氏宗祠祭祖拜神时,他们依然把门口上联“姜公兴世胄”的“胄”字读成“胃”字。我听罢亦不复说教。千古是非心尚且一席渔樵话,区区一个字又有何重要?我且一笑而过。
      ——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德高望重的曾叔公卢华郁先生,及卢家的列祖列宗,愿逝者安息!
      呜呼!尚飨!
                                                                                         
                                                                                         2014年4月5日,清明





发表于 2014-4-8 0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字好文章!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书网 ( 粤ICP备16035132号-1 )

GMT+8, 2025-1-10 23:23 , Processed in 0.0676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