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注册/发帖,力挺大学生书法学习与交流,助推高校书画协会联盟与合作!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与时代同行 催生书法发展新格局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纪光明先生访谈
书法是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一门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受到电子科技的影响,书法艺术的群众基础已逐渐减弱。在新的社会形势之下,中国书法的出路是什么?如何才能使书法重拾昔日繁荣昌盛的局面?如何才能催生书法艺术发展的新格局?…… 这一连串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书法家以及书法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近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与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纪光明先生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 者:书法作为中国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自书法诞生以来,历朝历代都出过不少名家大师。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当下,亦有不少书家自称或被称为“大师”,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您认为在当今“大师”满天飞的年代,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
纪光明:我认为,“大师”不是某个时代特有的现象,它只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考验之后被世人冠予的一个称号而已。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之下,“大师”现象仅仅是众多文艺现象当中的一个而已。要想成为一代大师,首先要有深厚而渊博的学识和优秀的人品、艺品,因为大师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与楷模;其次,要有被世人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并且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面貌,能够受到后人的认同;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对书法本体向前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师。
记 者:有评论家说过,当代画坛和书坛都缺少大师,这个时代是呼唤大师的时代。您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纪光明:这个看法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代能称得上大师的人固然很少,甚至没有。真正的大师不是自吹自擂或者靠小团体炒作就能树立起来的,应该是由后人来评定的。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书法家风格面貌独特,理论水平也很高,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他们只能被称为名家或者大家,而不能称为大师。有时候,名家与大师之间仅仅一步之遥,有时候,名家与大师之间又相差很远。一个书法家能成为当红一时的名家或者大家,或者能成为永世流传的大师,应该取决于很多特定的历史因素,而不仅仅是主观原因和部分的客观原因。我们是应该呼唤大师,呼唤真正的艺术大师。
记 者:当前,不少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都把书法艺术归入抽象艺术的范畴,也有不少人倡导像欣赏抽象艺术一样去欣赏和评判书法的艺术价值,您认为这个提法正确吗?
纪光明:书法艺术与抽象艺术固然有某些方面的共同点,如结构、布局、点线面的穿插以及黑白灰的对比构成等等。然而这些视觉效果的类似,并非表明审美效果之相同。书法的最高形式往往表现为境界,这就要牵扯到书法的欣赏和理解的问题。一是对各种书体点划等基本元素的理解,清楚其传承关系;二是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书艺作品有所了解。如碑的写法和贴的写法就不一样,各种书体的书风和写法也各有不同,有的雄强厚重,雍容大度;有的清透雅逸,行云流水;有的注重结构之意趣,有的注重线条的质感,有的注重奔放豪迈,有的富有禅意,不食人间烟火……其实这些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个人的喜好不同,追求审美取向不同而已。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点,文字是书法艺术存在的基础,如果脱离了文字,只追求纯线条和块面的堆砌与组合,那就不是书法了。有些太离谱的“现代派书法”完全脱离了文字,仅仅追求点线面的组合及视觉效果,它背离了书法的本体,因而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对此我个人持保留态度。其实这种书法大众也很难看懂。但是,前卫派的书法存在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大惊小怪。应该放在学术范围来研究、讨论才好。我反对以权威自居,把它说得一无是处,一棒子打死。这样不利于艺术的发展。
记 者:“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名言。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语境中,“笔墨当随时代”已成为路人皆知的一个宣扬艺术创新的口号。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理应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请问您是怎么看待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问题?
纪光明:当今是艺术创作多元化的时代,书法艺术的创作环境也相对多元和轻松,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能相比的。笔墨当随时代,书法也要当随时代。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从实用当中游离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书法的创新必然不能离开传统,不能背离书法本体。我个人认为,书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题材和载体上的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大丰富了书法传播的途径,电视、网络、媒体、展览等,都成为书法交流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和平台,因而书法创作非常活跃,作品的形式和题材也非常广泛,也涌现出不少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品。
第二,观念上的创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跟国际的接轨,书法也受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点线面的透视原理已经开始被融入到书法创作之中,亦丰富了书法创作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特别是书法多存于高大宽敞的展厅,点线面的运用得当,可以增强其视觉冲击力。
第三,形式方法上的创新。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更能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书法艺术也进入了相对自由的状态,有些书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自成一格,如现代材料工具的使用,装裱做旧的怀古形式,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古典的艺术形式有现代的气息。
第四,审美元素的创新。如甲骨文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发现的一种古文字,现已有不少书家开始写甲骨文的书体创作,还有如瓦当、砖铭、古代残纸、竹简、无名氏的碑刻等,都被现代书家吸收并融入创作之中,这些过去不可能登堂入室的“山野村夫”今天都被人研究,甚至追逐了。这也是丰富了书法的审美思想和书法创作的元素。
总而言之,其实创新最重要的是“变”,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不论是思想还是方法,都要大胆尝试、探索和实践,成不成功都不要紧,流不流传也无所谓,不同的见解可以发表,可以交流,可以相互促进,这更能体现出社会的包容和开放。
记 者:在我们这个时代,电子科技的出现,使很多传统行业受到强大的冲击。电脑的出现,也对汉字的书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之下,书法的应用层面似乎缩小了很多。您为书法的传承问题担忧过吗?您认为中国书法的出路在哪里?
纪光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电子科技的普遍运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确实也对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部门对书法的普及和教育认识不够,力度不够。近年来,教育部门都在提倡传统文化进课堂,京剧也进入了中小学课堂,却偏偏忽视了书法。京剧固然是国粹,但京剧有着很多地域性的限制,起码广东人不唱京剧吧?但全国人民都不能不写字,进而全国人民都不能不接触书法。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书法已经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加以重点保护,有些高校已经陆续开设了书法专业,广东省已率先把书法教育引进了中小学课堂,民间也出现了很多书艺社等小团体,全国的书法创作活动和展览活动也日益活跃和繁荣,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是书法艺术复兴的苗头和希望。我认为,政府部门还应加大书法的普及力度,应该把书法教育纳入到青少年的国民素质教育中来,教育青少年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书法这种传统的艺术发扬光大。
记 者:人们常说,一流书法家卖不过三流画家。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书法的艺术价值还未得到公正的体现,书法家的生存状态也比画家要艰难许多。您认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书法家该如何把握自己摇曳不定的“风姿”呢?
纪光明:现在的文艺界普遍都存在一种浮躁之风,这是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使然。我认为,作为一位艺术家,不必把经济利益看得太重,否则就太容易迎合市场,迷失自我,把最本质、最核心、最闪光的东西放弃了,进而断送了自己的艺术生命。真正的艺术家,应当守住自己的底线,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保持自己的个性,安安心心扎扎实实做学问。当然,市场也要尊重艺术家的劳动,给艺术家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和地位,肯定艺术家的劳动价值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促使书法艺术朝着繁荣稳定的新格局发展,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新时期的文化朝着健康、和谐、平衡的方向发展。
记 者:近年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在省委省政府以及文化部门的领导下,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您能谈谈广东书法界当前的现状和发展的新方向吗?
纪光明: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整个广东书坛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是建设文化大省、建议文化强省的大环境所决定的。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广东省书协主席团的带领下,全省各地书法展览活动层出不穷,广东的书法家队伍不断的成长壮大,实力不断的增强,在全国各类展览中的成绩也不断进步。特别是07年底,我们承办了第九届全国书法展,实现了广东几代书法家的梦想,也是广东人的梦想。去年,我们还承办了“中国书法进万家·雷州行”等全国性重大书法活动,并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肯定,取得了重大影响。这些活动都标志着广东书法军团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得到了大步的提升,彻底改变了广东书法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但从总体上来说,广东书法发展还不平衡,具有全国意义的书法名家、大家还比较少,与先进省份还有差距。我们还要在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上下功夫、培养推出精英团队上下功夫、在普及教育上下功夫、在宣传策划、推广上下功夫,使广东书法艺术与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感召更多的书法精英加入到书协的队伍中来,举办更多高水平、高规格的书法展览,出版更多有学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书法出版物,为我省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努力。
记 者:作为一位书法家,作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的主要负责人,您认为目前广东书法界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纪光明: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大众书法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要解决普及的问题,要调动更多书法爱好者的积极性,把书法艺术普及到人民大众中来,让书法走出象牙塔,走进寻常百姓家。第二,要解决书法教育的问题,我们要重视书法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在广东,书法课虽然进了中小学课堂,但要把它落到实处,解决好中小学的师资和课时问题,把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种子,埋藏在青少年的心中,随着青少年的成长,这颗种子迟早是会发芽的,这会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第三,要解决书法欣赏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得懂,能理解,并慢慢提高欣赏的眼界,跟得上书法发展的步伐。第四,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让书法对人们的生活、性情和习性等方面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抚慰自己的心灵。从而让更多的人重视传统文化的回归,重视书法艺术的发展。
来源:文化参考报 记者:黄辉霞
该贴已经同步到 右艺分子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