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0|回复: 2

宿墨的制作与使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1 11: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注册/发帖,力挺大学生书法学习与交流,助推高校书画协会联盟与合作!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宿墨在墨韵的表现上十分的丰富,能写出“活”的味道,并且能生出一种旧气,能达到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
       一、宿墨的制作方法
     1、宿墨的制作可以用一得阁自己制作,方法是先把一得阁煮一下,煮至黏糊状,有时候会看到盆底沉胶糊了,不要紧,这是把一得阁中胶的成分给破坏了,这是第一步。然后把墨谅干,干了再泡开,如此反复几次更好用。写的时候先蘸水,后蘸墨,墨和水的层次便会显现出来。用有颗粒的宿墨,写出来的字很有质感。做的时候如果嫌墨少了,千万不能重新加墨汁。
    2、宿墨:将一得阁墨汁倒入瓷碗,搁置于窗台,直至阳光晒成干块状(南方的朋友注意气候),然后加水使用。开始时水量可少一些。写完后即又可续水,稍加调试即可使用。这样能达到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
   3、我用墨一般研墨,但我研墨一般不立即就用,而是将墨盖好后放上一、两天。用的时候,在旁边放一碟清水,将笔吃饱墨后,笔尖轻点一下清水再写。
   4、用冷开水磨墨,放置几天几夜,等自然干后。[书法用的湿法制宿墨]
   5、磨了墨,等墨自然干透(量要少,要不,怎么能很快干呢?),再加水重磨,那种颗粒感就出来了,且不臭。[国画用的湿法制宿墨]
   6、磨出来的墨加写明矾第二天就是宿墨了。
   7、先用热水泡墨条,2、3天后墨条发胖,胶渗出,倒掉水和胶。接着泡几个回合,墨就泡透了。这时容易臭,需要换凉水,在重复前面。这样,大部分胶就出来了,墨也损失的差不多了。 直到水清了,放多长时间都没有异味,这就成了————要费很长时间,但保存却很简单,只要有水不干就行了。中间过程中,那些黑水有时也可用,胶重,没有笔痕,有特殊效果。反正墨泡透后,也可以边做变用————我是怕浪费的------都是好墨做的啊!!一般质次墨无论怎样做都发臭-------现在还是觉得浪费,不如买老墨,直接用,很好用。
   8、拿二块松烟放在锅里一煮,完后找个大口玻璃瓶装好放在冰箱冷藏,用时挖一些出来,用开水一冲好用的很。
   9、把墨块捣碎后煮(是很臭),然后要放在太阳底下晒。

      二、如何用宿墨
     制宿墨,感觉写字最好用松墨,能得沉静之致。画嘛,可能油烟101最好。
其实如何"宿"墨是一回事,如何用宿墨又是一回事。
"用"比起"宿"来,实在更难。
吴山明的"用"和曾的"用"从笔的选择到笔头含水蘸墨都有各自的不同。
好的宿墨不臭的,保存时间也很长。关键在制作过程中脱胶很麻烦,需要不停换水,弄不好会有一个臭的过程,水温也是关键,但最好要在冬季或春秋,这样不会腐败,夏天做有时会养出小虫,有一次就培育出一些,大家称之为“墨虫”。需要自己把握才能做好。另外用的时候,用水也是关键,吴山明老师就是用水很高明,看得出宿墨质量也好。
宿墨就像金粉,用多了很烂,恰到好处最有韵味。许多人以丙烯,水粉黑代替,但是不如宿墨清透,也不明亮。如果宿墨调胶,墨色显迟滞些,我想可能用宿墨关键在于用清水的功力了。
    宿墨裱时会脱墨,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1、用水不到位,墨没有充分花开。2、装裱前没有蒸一蒸或宿墨太厚。
    其实买一些好的老墨一样能有宿墨效果,何必浪费脱胶呢,很麻烦,而且很容易形成宿墨依赖症的。
   宿墨可以在实地水墨写生中很方便,一小瓶宿(不必担心流出来),一支毛笔,一卷宣纸,一瓶水,拿着一个画板-------在自然中就画吧!
黄先生去北京,带了一口袋墨,约有三斤,都是他自己做的墨,北京的南院书房潮湿,地上铺着草席,黄先生带去的是竹子做的篾箱子,字画、书籍和墨都搁里头。下雨霉天过后,让我拿出晾晾去潮,拿出才发现,墨全碎了,原因在于北京春天潮湿,秋天风劲。黄先生说:“这要在歙县就没问题,交墨厂回炉,在北京就没办法了。你去拿个罐子来将墨继续捣碎,用水泡起来使用。” 状如墨糕,两三斤碎墨,一直带到杭州还在使用。黄老七十四岁至北京之后变法,使用积墨、宿墨法,黄先生的变法与此事也不无关系。再加上黄老对墨的鉴定在行,还亲自制墨,对墨的性能了解、掌握。一般人对黄老画的评价,画得黑,黑里透着黑,他们就不考虑黄老亲自造墨掌握了墨的性能。王中秀也认同我的观点,他认为黄老晚年的环境与他的变法有关。

      三、关于宿墨的故事----《一宿五十年》
     宿墨,就是隔夜墨,隔了不是一夜两夜,可能十年八年,墨里面有动物胶,天气冷暖变迁,蛋白质它会腐败,那个味道么,说穿了就是尸臭。不太玩书画的人也知道,臭墨汁的臭,实在是臭中极品,和米田共不相伯仲。所以历来对待磨墨,有两派意见(好比丐帮里面有污衣帮和净衣帮,好比上海写文章的有陈村和孙甘露),一派的意见,有谚语为证:宁肯三天不洗面,不可一天不洗砚,砚台要像特别干净,这种意见的持有者,一般都是有钱人,不必自己磨墨洗砚,小书童伺候着;还有一派,就是黄宾虹大师为代表,不仅留宿墨,还发展出一套艺术理论,宿墨专门有特别的技巧和效果,特称之为宿墨法,黄大师当初的书房里面,气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广西书法家,书协副主席张羽翔别号张三又名张小弟,饭桌上面对我感慨,结了婚的人,千万不要在家里玩宿墨,危险呐。
     黄宾虹是不管的,我听老辈人说,他老人家的书房里一股宿墨的味道,见朋友来了,很高兴的捧出一大卷画,你挑,随便挑,人家看他画的乌漆墨黑,不晓得什么东西,凑近一闻(那是肯定要后悔的),几乎昏倒,所以对大师赠画的要求往往会婉拒。黄宾虹活了九十多岁,声名远播,地位日隆,解放以后甚至去过北京和毛泽东干过杯,可是旁人拿他只当一个做学问的老怪物,有不认识的钟鼎文字,拿了去请教他,他看看,就认出来了,至于说到他老人家用宿墨画的画,太多的专业画家,都摇头,说这个人,也会画画?那个时候不太有人知道,黄宾虹是徽人,家里开过墨肆,曾经自己亲手点烟做墨,他蓄在砚中的宿墨,都是墨中极品,他出门写生,也从不用别人的墨,全靠自带。
年谱上记载,某次冬寒,北京的一个什么公园办画展,实际就是拉几根铁丝把画晾着,和庙会相仿佛,黄宾虹的学生怂恿他拿几幅画去,卖了可以添置冬衣,不料只售去一张小画,黄宾虹就把钱留给学生,嘱他买双棉鞋自穿。
      临终大师遗愿,将毕生累积的所有画稿,诗词文章手稿,画作,金石书法,全部捐给国家。嘿嘿,这么一大堆臭烘烘的东西,捐给谁?浙江美术学院说,哎呀我们这里地方小,放不下;最后浙江省博物馆勉强收下来。黄宾虹再三提到,画这个东西,要等五十年才看得出价值,因为人事的纷争已经烟消云散,可以客观地评价艺术品质。大师是1955年去世的,2005年中国收藏热突然勃兴,黄宾虹的画作拍卖价格大涨,正好五十年。(原帖由孔乙己发表 )

     四、其他用墨的问题
    1、同样的墨汁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在泥金纸上面书写,一般的墨汁干了以后颜色很浅,显得作品墨色很灰,效果很不好,建议大家尝试在墨汁中添加一些丙烯颜料,那样墨色会乌黑发亮。
    2、墨色干燥,会使飞白笔画凌乱,让人感觉很干裂。所以要注意整体效果的湿润和浓淡变化。当然,墨色太淡也一样影响效果。
发表于 2012-2-26 17: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书网 ( 粤ICP备16035132号-1 )

GMT+8, 2024-12-22 01:25 , Processed in 0.0585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