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7|回复: 5

陈永军书法学术论 【书法导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02: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注册/发帖,力挺大学生书法学习与交流,助推高校书画协会联盟与合作!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陈永军,一个与军人直接有关联的名字让很多书道人得知,近期活跃于中国书坛,他是我国一位年轻的军旅书法家和书法文化工作者,这名于七十年代初期出生于浙江临海东部的一个小山村里,儿时受邻乡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法师僧人书艺影响,加之祖父小楷经本之熏陶,从小立志于书法,青少年得名师执教,高中毕业后走进军营,火热的军营生活产生了他源源不断创作灵感,后又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他后来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过四年又深造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尔后又再进首都师大攻读了书法硕士研究生,从此书法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书法,因而书法成了永军先生的生活和生命之舞。

    此时,陈永军深知要更深入地研习书法,必须在理论上加强学习,有了理论作为基础,才能明确往哪一个方向发展。可以说,在九十年中后期这几年,他二次再上学于中国高等艺术学府,是他书法走向趋渐成熟的时期,在书法技艺和书法理论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陆陆续续地他发表了一些有关书法方面的论述,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关注。
  
  2000年,陈永军在《书法报》上发表了题为《民间书法的创作与借鉴》的文章。在文章中,他讲述了民间书法所经受的历史遭遇:

  民间的俚俗的书法,主要指汉魏六朝民间写手的书法;晋人写经、汉简、帛书、砖文,其中既具有艺术素质,又有别于文人书法的那一部分。这是历来被高雅的文人视为粗野庸俗的东西··· ···

  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对民间书法投之以青睐。每一个时代,他们书法的艺术骄子又无不孕育于民间书法的母亲身怀。然而,每当这些新生儿呱呱坠地的时候……荣誉和尊敬便落到文人书家的身上。几乎所有的文人书法都脱胎于相关联的民间书法,鲜有书家愿意回顾他书法母亲的容颜。

  然而,陈永军指出,从书法的发展历史中,可以得到另一种启示:注定有朝一日,这种民间书法,将以崭新的风姿、楚楚动人地出现在书艺之圃中。

  民间书法潜在的审美内容,只有在今天才可能全面彻底地被认识和欣赏。这是由书法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

  从人们开始对民间书法发生兴趣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古代的怀念和返古的情怀。这一现象不仅是书法领域单一的现象,其他艺术领域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时代的审美心理,在世界各国,它不因地域的阻隔而不一,似乎有一种潜在力量在感召着不同民族、不同艺术爱好的人们,使他们在同一时代,向着统一的方向探索多种多样的艺术。

  煊赫一时的西方画家马蒂斯和毕加索,当他们的灵感受到“俗”艺术的感召时,只通过画笔简单的、对非洲和东方民间艺术做低层次的摹仿之后,便轻而易举地震动世界画坛。一蹴而就的惊世骇俗之举,很清楚地透出人们对旧的典雅艺术的一种厌倦心理的消息。它必然地导致人们对他的对立面“俗”艺术的狂热。

  陈永军分析道:人们的这种“怀旧”和“返古”情怀,就在于寻求新的意趣。艺术的规律推动着书法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生。

  在人们对于艺术性和个性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时候,我们不难看到民间书法更洋溢着切近和新意的魅力。对于旧的形式,由于根本的观念改变,产生一种腻感是必然的。于是自然而然地从它的对立面寻求新的意趣。似乎是由于一种现代高度的科学和文明所产生的逆反心理,促使人们希望在回返太古之中,面对一无成法的文字符号用一种原始的意识,重新描摹纯自然的心灵。似乎旧的艺术形式已经使人们久久窒息,期望着亘古的原野,亘古的星空和土壤的气息。它提示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原始的思维方式,对待文字符号的造型。


  ··· ···


  他在考察了汉、晋、唐、宋到清、民国各个时期在书法上出现的轮回和自我否定的历史特点后提出,当代书法家应该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寻求表现感情的新形式,要有“潇洒”、“解放”、“自由”、“宽广”、“包容”、“天然”、“大繁从简”、“洒脱”、“不经意”、“无雕琢”的审美意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6 09: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很有参考价值
也具有前瞻性
民间书法除了下层社会人群外
还包含了一小部分(少数的)“仕大夫文人”书法
他们的存在打破了宫廷上层书法的束缚
民间书法的特点如陈老师所说:“潇洒”、“解放”、“自由”、“宽广”、“包容”、“天然”、“大繁从简”、“洒脱”、“不经意”、“无雕琢”
民间书法之所以不被大部分人所看重
之我看跟教育有很大关系
这是一个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6 00: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6 00: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欣赏永军身上的魏晋风度,正如我确信才子的秉性中携带着一种精神,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西方哲学家尼采所提出的酒神精神。它奔放如飘风骤雨惊飒飒,气势如夜涌大江一泻千里。且看永军书法,线条圆劲,墨气苍茫,它是茂林修竹里对天地乾坤发出的慨叹,也是内心对天人合一、自然轮回的意会和涌动。一舞剑器动四方。我仍喜欢用这句诗来形容永军的人和书法。因为,静默在他书法前,我仿佛听见了盛唐之音嗒嗒马蹄声,他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士,也是等待心灵潮水皈依的浪子,更是手执一管毫锥,挥洒出意气风骨的文人。昨夜西风,今宵缣素,寻思梦里前程路。行书得意亦如何,征途羡煞参天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6 0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军老师在考察了汉、晋、唐、宋到清、民国各个时期在书法上出现的轮回和自我否定的历史特点后提出,当代书法家应该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寻求表现感情的新形式,要有“潇洒”、“解放”、“自由”、“宽广”、“包容”、“天然”、“大繁从简”、“洒脱”、“不经意”、“无雕琢”的审美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13: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书网 ( 粤ICP备16035132号-1 )

GMT+8, 2024-12-22 10:43 , Processed in 0.0797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