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43|回复: 21

2010年书法艺事 | 陈永军与全心的书法对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0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注册/发帖,力挺大学生书法学习与交流,助推高校书画协会联盟与合作!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老夏戏墨 于 2025-3-5 21:18 编辑

时间:2010年8月16日

地点:穗北·朝阳阁

全心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著名书画评论家

■全心:陈老师,您好。听说,今年是您的本命年,那么举办这个三十六岁墨迹展对您而言,意义肯定不同寻常,不知为何以此冠名?另外,我以前也关注过您的作品,而这次系统观赏后,让我好奇的是——您作为一名军人,是如何分配和处理工作与写字两者间的关系呢?假设您成为专业书法家,有了大量的创作时间,您的书法成绩会比现在更突出吗?

◎陈永军:谢谢全教授的肯定和鼓励。回顾以往业界内的同类展览,以作者的年龄来命名的,确实不常见。这些在我四九年华接近不惑之年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能还不够成熟,只是代表我个人的阶段性小结,以此向师友们问道求教,还望大家能多多批评指正。而作为一名军人,平时训练工作较忙,我通常是利用假期及空闲时间进行临习创作。书法是根植于时间、方法、感悟等有效积累基础之上的一门艺术,只有见识多、历练广,下苦功、善思考,多交流、勤请教,才能有所长进。军旅书法一直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像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岳飞、文天祥、郑板桥、林则徐等都是震古烁今的军旅书法大家,张飞的《立马勒铭》、谢安的《中郎帖》、陆游的《自书诗卷》、徐渭的《七律诗轴》、戚继光的《送李小山归蓬莱诗》等更是中国书法中的经典法书。我也一直以这些前辈先贤为榜样,法古而不泥古,师其意而不师其迹,希望在既贴近传统,又与时风拉开距离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

■全心:我看您写字速度很快,尤其是写草书的时候。您是如何把握书写速度的快慢关系的?快是否会影响用笔的到位呢?


◎陈永军:其实,书写速度的快与慢是相对的,快不一定不精到,慢不一定就精到。行笔须注意提按顿挫,快慢适度。写到线条中断转折处应适当加快速度,即露灵动转变之象;写到线条流畅顺应处则适时减慢速度,顿显收放自如之形。草书的笔画具有连贯性,笔笔间、字字间,有丰富的连带关系,这种快与慢、张与弛的变化运动,或是书写的最佳状态。这样写出的草书可以超越情感、跨越时空,用线条逼近理想中的唯美境界。草书,讲究书写速度,尤其是大草。张旭、怀素都是“快刀手”,许多神来之笔,正是笔锋快速使转的瞬间产生了意外效果。当草书技法熟练后,快不会影响用笔到位和草法精准,只会更凸显自然书写性,笔画丰富、和谐、生变。草书的书写速度是产生草书美的基石,没有了速度变化就没有草书的美。所以说,草书就得快写!这是书体本身的逻辑要求。

■全心:空军有不少书法高手,如杨明臣、龙开胜、张维忠、崔勇波和您等等,对于这种现象,您觉得是如何产生的呢?


◎陈永军:谢谢您的抬举。在空军书法队伍中,我还只是学生辈,不敢称“高手”二字。这些年来,我们空军对文化工作非常重视。2008年第四届全军书法作品展之前,空军政治部在北京洋桥举办了空军书法骨干创作培训班,我通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幸结识了他们几位师友,而这次缘份际遇,也成就了我们的共同梦想:空军在第四届全军书法作品展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全军榜首!2009年,空军成立60周年,空军书法骨干创作培训班又在京开班,中国书协理事杨明臣老师成为了我们的带头人、领路人。他一直关心空军的书法事业,白煦、刘文华、李有来、龙开胜、张维忠等名家也与我们亦师亦友,忘年相交,加之部队领导爱才,是真爱,给我们创造了非常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十分难得。那段快乐日子令我十分留恋,我与他们一起交流、沟通、切磋,激发了学书信心,拓展了学书理念,提升了书写技法,丰富了文化底蕴,夯实了专业基础,提高了创作能力,更萌生了以后要积极推动书法事业繁荣发展的决定。于是,才有了今年十二月在广州举办陈永军三十六岁墨迹展览和《陈永军三十六岁墨迹》作品集首发式!这本作品集由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写书名,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全 心:您说自己的书法受到军旅书法很大的影响,那不知哪个法帖对您影响最大呢?还有,您的书风入古很深,却又与当代这些帖学高手有着不同的风骨,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陈永军:我觉得书法重在学习传统,重在取法乎上。临习古代优秀经典法书是登堂入室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首先选帖时基本定位在宋代以前的书家;其次选择其代表性、经典类作品作为临习范本;再次要选择能让内心产生共鸣的书家书作。二王的信札用功最勤,对我影响较大。现在我有一种大胆的想法,想把二王草书书风与章草进行融合,在笔法、笔势、笔意中进行一些尝试。其实草书法度是比较严谨的,相融后,会发现有些点画如天马行空、飞花散雪,某些点画如枯藤老树、泻瀑鸣泉,颇具神韵,恰如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之理也。魏晋笔法是由汉代简帛书写过渡到章草,再到魏晋时期演变为今草时期的一种书写笔法,两者在草书形质使转笔法上比较接近,且年代相差不远也是一脉的。这次展览作品中大概有10件草书作品是经过尝试的,我这种尝试征求过刘洪彪老师的意见,他支持我的想法,也给了我一些建设性建议和创作理念,非常感谢刘老师的指导。

我还很敬慕宋元明法帖,坚信难度就是高度。同时广泛涉猎历史上经典法帖,了解各种书风流派,从中汲取不同创作技法,不断拓宽创作视野,为求变提供更多空间。现在的我要在“字外功夫”上进行加强,要深入参悟人文哲学、历史文学、诗词歌赋等,在今后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努力将书法与诗词交融,勾勒体现出历史印记和文化脉络,让心灵的流淌与灵魂的表达相互碰撞,点燃内心深处的文化明灯,照亮典雅艺术的境界,感受美好。

■全 心:祝福您的书法之路越走越宽,收获更多的美好!

◎陈永军:谢谢全教授,谢谢您的祝福!我会继续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永军,字道居,号朝阳阁,1974年生于浙江临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优秀基层书法家,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百强,华南农业大学、广东交通学院客座教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21 1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白 于 2011-7-21 11:16 编辑

佩服陈老师的治学态度
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谦虚、果敢、自信、勤奋、博学、睿智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6 09: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博取众家之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陈老师的治学态度
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谦虚、果敢、自信、勤奋、博学、睿智
学习! ...
非白 发表于 2011-7-21 1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博取众家之长。。
朗朗 发表于 2011-7-26 0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务实,苦学,且智慧,成就了陈永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16: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源于真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务实,苦学,且智慧,成就了陈永军。
卢俊 发表于 2011-8-30 12: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源于真诚!
高校联盟 发表于 2011-9-5 1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7: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书网 ( 粤ICP备16035132号-1 )

GMT+8, 2025-4-19 15:04 , Processed in 0.0677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