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焱 发表于 2014-12-14 21:18:29

甲午冬习书:临《杨淮表纪》

本帖最后由 辛焱 于 2014-12-14 21:29 编辑





















































右艺分子 发表于 2014-12-15 09:56:58

有味道,有味道,学习了。
篆书较之以前有进步了,可喜可贺。
隶书部分,略嫌燥、火气重,还有些楷法的问题存在。
飞白太过、枯笔太多,失去笔意形态,可沉着、逆锋而书,加些金石器更好,再加些墨色的变化更好。
个人看法,不知兄以为如何?:handshake

辛焱 发表于 2014-12-16 15:20:59

右艺分子 发表于 2014-12-15 09:56
有味道,有味道,学习了。
篆书较之以前有进步了,可喜可贺。
隶书部分,略嫌燥、火气重,还有些楷法的问 ...

谢兄良言,创作上,这些都是好建议。篆书临时抱佛脚,兄客气了。
临这一篇比较快,意不在笔而在体,结构的东西,在快速反应中,容易有得,
或说是以前未体会到的东西。写字,多跑一跑是不错的。
另外纸性、墨性、笔性其实不合,是飞白多的原因,
飞白部分是失控的,尤其笔锋铺开处,非本意,败笔。
不过枯笔是有意的,大多是转笔,和侧锋,算是借机练练,
以往写字不敢大胆,得到东西反而不真,创作时使不上。
楷法问题确实是有,主要是两处,一是写得快未断笔,主要是折。
还有就是这次用了许多侧锋,在一些点画,主是是短撇的起笔处,有些信手,出现了楷意。
不过自认为,线质的东西可灵活点,重要问题在于动作,这一篇,垂直方向的小动作琐碎,不可取,宜纠。
另,这一篇难道没有逆锋?请怒愚钝,另,金石气愧请具示。

右艺分子 发表于 2014-12-16 20:54:41

锋毫铺开的问题,我觉得必须做到万毫齐发的效果,这个只有中锋可以得到,铺开时,既要打的开,又要聚得来,这样铺开的效果就可以更到位写;这可以为体现金石味的必要条件。
写的快,或许不是出现问题的只要原因,快而沉着,则可以得笔,而一味的快,就很容易出现燥的问题,侧锋也可以导致;枯笔的问题,估计也是不够沉着所致,“快”就失去了控制。
楷法的问题,如兄所说,转折过于明显,或匆匆以提按为之;这个稍加注意可克服。
侧锋确实容易出现信笔的现象,也容易产生薄的效果,锋偏则不正,线质就缺少力度,不太好用。
垂直方向的小动作可简省些,逆锋下、亦步亦趋的写,中锋、笔毫裹紧、用笔中正、沉着可写出金石气。
前面说的太急,兄是有用到逆锋的,只不过感觉还可以到位一些。
纯属交流,多多指正

辛焱 发表于 2014-12-18 23:27:45

右艺分子 发表于 2014-12-16 20:54
锋毫铺开的问题,我觉得必须做到万毫齐发的效果,这个只有中锋可以得到,铺开时,既要打的开,又要聚得来, ...

嗯嗯,是一味的快了,数秒一字,兄说的很对。: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午冬习书:临《杨淮表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