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读书班讲学笔记
周林读书班讲学笔记《书法和文学在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首先,我要声明,这是一篇我说的“话”,不是一篇论文。
在明白了这一层意思之后,读者便可以放心往下读了。我更希望读者在读该文的时候仿佛是在和一个熟悉的人在聊天,因此,可以尽量放开。
我所喜欢的是书法和诗歌,这是熟悉我的人都会知道的一点。当然,我的水平很低,这也是共识。
(一)“周林读书班”名字的由来
周林读书班是我和松林兄一起组建的一个文化讲习班。其命名源自“周松林”和“林畅野”的姓氏,由于在广西民大“周松林”的名气很不错,很多朋友看了之后老是问,是不是搞错了,应该是“周松林读书班”才对——我想,倘若问周松林这个问题,他是不会同意该问题的提法的。为什么呢?简单的说,这个命名源自于我们的友谊。这个命名也不是献给我们两个人的,而是献给广大热爱书法文化的相思湖人。我已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周林读书班可以和“常跑读书班”一起构筑成南中国相思湖的一道重要的文化景观——这也许是我的主管臆断,但是,我们的行动也必将证明我们定然不是年少轻狂。
从大一下学期到现在,我们创办的相思湖印社,在怀疑的声浪中,度过了重重难关,可配合学校团委成功地策划和组织了多次校级性的书法赛,最有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去年年底的“喜庆党的十七大书画赛”、今年年初的“相思湖书法群献爱心送春联活动”和新近的“广西民族大学第十八届科技文化节书画赛”。一个年轻的社团,从着手组建到现在的蓬勃发展,仅仅用了一年半载的时光,如此的成绩,纵然是不突出,也会令自己满意。看到这样的成绩,首先,我要说的是,相思湖印社的诸位理事们,辛苦啦,没有你们也就没有相思湖印社。在全体相思湖印社的成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艰苦奋斗”和“与时俱进”的优良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品质将激励我们向着更加广阔的前景发展。我想,这就是每一个进入相思湖印社的成员所获得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周林读书班是在相思湖印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相思湖书法群”成员为主。在这里,我们要重新阐明一点,“相思湖书法群”由我们相思湖印社和书法协会的成员们“自下而上”提出和阐述的,换句话说,该提法最早见于我们的委员之中。值得高兴的是,该提法得到了校内外领导和书法家的认可。
所以,一提到周林读书班,我们就不能不谈相思湖印社,也不能不谈相思湖书法群。
(二)“西”看看,“东”瞧瞧,传统不能忘
昨晚在周林读书班的讨论中,我是主要的发言人之一,我还是就诗歌这一块讲述了我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我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发展应当从传统去汲取力量。新诗的写作可以从模仿入手,就像书法的临摹一样,一招一式,见得其路数,让章法有一种秩序感和韵律美。新诗的发展固然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新诗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仅可以从外来文化获取动力,更应该在传统中寻得良方。
西方的诗歌不一定就是好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发。在信息化、科技化、物质化的现代西方世界里,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反思“现代性”带来的焦虑和疼痛。姑且举一个例子吧。西方有一个著名诗人,叫做M.沃克。这位诗人在西方现代语境下缅怀先辈的优良品德之时,忧郁地写到:
My grandmothers were strong.
They followed plows and bent to toil.
They moved through fields sowing seed.
They touched earth and grain grew.
They were full of sturdiness and singing.
My grandmothers were strong.
My grandmothers were full of menories.
Smelling of soap and onions and wet clay.
With veins rolling roughly over quick hands
They have many clean words to say
My grandmothers were strong.
Why am I not as they?
译文:我的祖辈志坚力强
他们躬身扶犁,不辞劳苦。
他们播撒种子,在田野奔忙。
他们与大地相亲,随即粮食生长。
他们坚毅顽强,永远歌声朗朗。
我的祖辈志坚力强。
我的祖辈记得许多往事。
身上散发肥皂、洋葱、湿土的气息。
灵活的手上青筋绽露,
他们有许多朴素的话要说。
我的祖辈志坚力强。
我怎么与他们不像?
充分的文本阅读经验告诉我,这首诗的所指指向了传统,指向了农业时代的西方,甚至更加广泛意义上地指向了农业时代的全球。
当西方逐渐步入“充分现代化”甚至进入“后现代”之时,我们还在“现代化”中徘徊不前。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差距,而且不是小的差距。跨越式的发展,在我看来,是一个神话。我悲哀地看到祖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仍然是处于“农业时代”这种低生产力、欠发达阶段。然而,我更悲哀的是,我们原本朴实的农民在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下“孔雀东南飞”直奔发达的东南部地区之后,他们在物质和城市化的双重诱惑下,逐渐丧失了自我,甚至迷失了自己。他们的“志坚力强”也许有一天也丧失了;他们也许有一天只认同了“现代”和“城市”了,那么,也许他们将真的丧失了自己的家园了,是的,很有可能他们真的在也回不去了,成了永远飘荡的无所依靠的自由灵魂。这也注定是可悲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看到了M.沃克的过人之处,恰恰在于其立意之高和饱含忧思。
西方的诗歌,有时是露骨的,是暴露的。这也是西方现代文化之表层现象,若以例子证明,则请诸君看看麦当娜的演唱会或者一些好莱坞大片则知其大概了。下面,我们看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W.B.叶芝的一首诗歌:
To a Young Girl
My dear,my dear ,I know
More than another
What makes your heart beat so
Not even your own mother
Can it know as I know
Who broke my heart for her
When the wild thought,
That she denies
And has forgot
Set all her blood astir
And glittered in her eyes
译文:《给一位年轻女郎》
亲爱的,我亲爱的,
我比谁都明白,你的心
因何跳得如此猛烈,
甚至你的妈妈
也不如我清楚。
她也曾有过狂想,
让她热血沸腾,
两眼闪光,
不过她否认,
而且忘却,
让我为她心碎。
我真的有点读不懂这样的诗歌了。太朦胧,简直比朦胧诗还朦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叶芝先生,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恋爱的挫折还是干嘛来的?哦,宽恕我吧,我语气太重了,显然对不起您在天之灵。不过,先生的文字还是太露骨了。一下子就“亲爱的”亲爱个不停,还扯到她妈妈的“狂想”和“热血沸腾”。这些“事象”构不成典雅的“意象”,显得“象”有足,而“意”不足。读者们,想想看,这样的文本对我们的眼睛和思维是不是有可能造成“污染”呢?说不定还会让部分保守者想入非非呢?当然啦,叶芝先生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当下诗界的沈浩波诸位厉害了,他们那帮在北京的,一下子就是“一把好乳”,真的是艺术上的之上主义者啊,全然不顾下一代的性健康成长问题。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何不欣赏古诗呢?
我现在给大家看看《杂诗》一首和杜甫的《绝句》一首。
《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床前,寒梅著花没。
翻译成英语,则可以是:
You came from our hometown,
Should know things over there
By the window the day you left,
In bloom were the winter plums?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产生了,也许有人会说,把古诗翻译成现代英语,那么是不是会丢掉了原来的意境呢?这怎么说呢?倘若是从艺术本身去看的话,真的不行,韵律和意味会随着翻译而有所增损,这是事实。但是,胸怀放大一些,从新的视角去看,就是从跨文化交流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对这样的翻译文本是可以认可的。为什么?我想诸位可以看看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之译介学。谢先生就是国内对这方面研究有独到见解的一位人物。谢先生前几周来我校讲学,就专门讲了“lost in translation”,就是翻译过程中的失落和误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诗无达诂,既然如此,为何不放开手脚去翻译呢?再者,古诗在经过了现代语境转化和外国语境的另一层转化后,也丝毫不造成接受者对信息的良好接受。一个信息的发出能够尽量被接受,一首诗歌所承载的内涵能够尽量被挖掘出来,这就够了。世界上真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翻译也是如此。
回到这首诗,我们不妨把她读几遍,最后发现“故乡”重复了两次,这是不是说明诗人思乡之情甚重呢?宁登部师兄认为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并不是重复拖沓。我们姑且这样认为吧。但是,还有其他多种读法,这就得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了。中国的古诗就是这样,短小精简,从不拖沓,且韵味无穷。这大概就是美吧!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的精彩之处在于前两句之景物描写,着色之妙真是令人叹服。“燃”字的运用又巧妙地带动来到这个画面感。碧绿的江水,倒映着鸟儿在白云中飞翔;青绿的山中有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色彩艳丽得是作者产生“燃烧”的幻觉。此等文字,何等巧妙!口语写作的诗人朋友们,看到该文也必将惊叹,谁能不认为这是一首好诗呢?而这样的好诗在古代是不少的,因此,我建议读者们,远离新诗——尤其是网络诗歌,重新在“五四”的诗歌中发现美,从新深入中国的传统诗歌,那样的话,我们也就远离了浮躁、浅显和时尚,同时也有可能去获得另一种美的启示。
4月26日中午于南山田舍
(三)诗歌和书法给我们的启发
从一个书法爱好者转变成一个书法教学者,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巨大的压力和苦闷。但是,人生之于理想,沉重之于现实,我一刻也不愿离开它们,因此注定了有着说不清的哀愁与烦恼。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少年壮志不言愁》,可是,我既没了壮志,却在内心盛满了伤感的苦水。弱冠之年,人生之启航点,这其中的滋味,一定不是强作诗赋能说得清的。
与其哀叹,不如做点实际的事情。今早,带着昨夜的醉意和暮春清晨特有的那种美好心境,我背上书包,手提一袋书法资料往着常去的老地方——中文楼的方向走去了。
今早我给了我的“学生”——说是学生,实际上,他们都比我大,年纪大概都大我一二岁,我是比较后生的,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古训给了我力量。我也异常想念我的舅父阿丁先生,是他给了我的书法文学启蒙——更广泛意义上地讲,是他给了我初步的艺术认知。我的舅父阿丁先生并没有什么文凭,但凭借实干与刻苦的精神,成了一名不错的私人诊所的医生,也练就了扎实的艺术功夫,尤其是他的书法,虽不曾获奖,然则几十年的功夫以及现在的不懈探索在我们当地着实树立了有让凡人敬而仰之的高度。甚至,他还在业余时间欣赏了许多世界名曲和古典诗词,以及稍稍玩弄小提琴和吉他。这种高度也是我学书法首先仰望的一个高度。其次,我仰望的更高的高度是当下学院派的理论高度,再其次,我更加仰望历代书坛的诸多才子,像王羲之、颜真卿、宋四家、王铎、沈尹默都在我的视野之内,他们的书风或秀丽、或连绵、或奔放、或激越、或洒脱、或典雅,像王羲之的柔中带刚、颜鲁公的大气磅礴、米芾的罢免出锋、黄庭坚的自由奔放、苏适的雍容大方、王铎的激越超脱和沈尹默的儒雅之风,给予了我莫名的感动。在他们的线条艺术中,我发现了人间之外的另一方乐土,那是超凡脱俗的,更是无比崇高的。然而,也恰恰是那么一片乐土,在艺术家看来乃是人生乐趣之寄托,若是徜徉其中,自然也深谙人间之美,故,那么一片乐土不因为了具有了“乌托邦”色彩,而远离了人间;有趣的是,那即是人间至美的空间,一切的浪漫和现实都在激烈碰撞,从而生发出无数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是非恩怨。这便是艺术吧!我想,我应该和我的“学生”一起探讨,上下求索之,并逐渐完善,将之修正,以待来日之暇做整理,成以系统理论。
上一次书法课,我给他们讲了王维的《竹里馆》。然后再给他们讲解该诗歌的内容。王维是我一直热爱的一位山水诗人。包括陶渊明也一直没有离开我的阅读范围。他们的“山”和“水”构成了我国乃至东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人文景观”,他们的“情”和“韵”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美学体验。
特别是在当下环境保护问题如此遭国人重视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来讲山水诗。所以,在上一节课,我还是讲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时,我在这一节课还继续讲了王维的一首山水诗,其诗如下:“闲来桂花落,夜月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主要告诉我的学生三点:一、王维是中国伟大的诗人,苏东坡评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该诗写出了一种典型的中国山水之美,自然(在此诗中指的是“花”“月”“鸟”“涧”)是和谐统一的,我们应该像古人一样热爱山水;“天人合一”之传统思想恰恰是回应现代环境污染的有力理论,我们不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重要的传统思想。三、王维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同时还是一个画家。古代语境下真正的文人才子不是普通的读书人,而是有思想有个性有灵性且深爱民族文化的一个群体(我的概括也许不准确,但至少,古仁人绝对不像今天这样浮躁和势利)。
我的学生是个可爱的群体——泰国的张洁芸、越南的陈氏娥、越南的吴氏红、还有艺术学院的莫焱卉以及中文系的秦玉红,还有一些没有固定来听课但又来过的同学,恕我没有记下他们的名字。我的得力助手是周松林的表弟——侯志通,此人好学,又办事牢靠。我也称之为“表弟”,由于今天很高兴,便教了表弟写“大字”——表弟很适合写这类带有“野性”又不失文雅的碑字,我觉得他可以纵情去练碑体。
今天有两个巨大的收获,一个是张洁芸问我说:“王维和佛教的关系如何?”这个引起了我的思考,也给了我对诗歌思考的一个崭新视角。一个是吴氏红的字大获进步,笔力很好,墨色很匀,间架虽然不好,但是假以时日就可以了。
昨晚,我很高兴地听到了陈氏娥对我说:“我们的老师说我的字有了一点点书法味了。”我想,对于外国留学生,你千万不要苛求他们有那么高水平,但是,能够写得一首漂亮的好字,他们也确实进入了书法之“初级阶段”了。于是,我鼓励陈氏娥继续深入下去,把一个“味”字去掉,成了“书法味”,再进一步前进就是“书法”了。我还建议她多听一些古典音乐,像《高山流水》、《二泉映月》之类的,一定要多听,艺术上是存在相互启发的,东方之艺术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我所敬仰的李叔同,就是在音乐和诗歌、佛教方面皆有建树的其才;苏东坡也是“通才”;余光中自称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从这些艺术大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博学之重要性。而博学又不是一纸文凭或一张证书就能成就的;博学需要的是刻苦和实干。我希望我的“学生”更加有个性,同时也富于内涵,他们的汉语学习水平必将在刻苦与实干的指引下不断提高。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荷马说:“We shall see the diffrence when we come back again!”(待我们回来时,我们便见分晓——胡适译)。是的,若干年后,我们再回首,我们曾经在一个国际家庭里一起学习过,这里充满了东方特有的美感——和谐之美、温和之美、博大之美。周林书法班是我们最好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的成长,我们要有父母般的怜子情怀去呵护他,哪怕是做错了也要说:“孩子,你代表着未来,你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方向啊!千万不要迷失自己!”
(四)学书当趁少年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三天,所以,我的书法课堂来的人很少,来了海河(越南籍)——她照样按照卢森老师的吩咐,练好《曹全碑》;陈氏娥(越南籍)——也是按照卢森老师的吩咐,不断练习《颜真卿》;吴氏红(越南籍)——今天进步很大,我教她写“明月清风”四个字,她学得很快,她的书法悟性很高。
今天,还有一个新同学,是07级学习越南语的周婷婷。她说,她喜欢行书。于是,我就临摹了《王铎草书三种》里面王铎临摹颜真卿的那一段给她看,然后就教她《圣教序》。李树照也帮了不少忙,之前他一直在教周婷婷一些基本的楷书笔法。
五月来了,出国的紧迫感在催促,我将到清迈了;吴氏红也将回越南了;还有,我的泰国朋友们也将回国了。我们也临近了考试,不过,我们还是想坚持到最后。“坚持到底,不断突破”,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上学期,我在学习丁文隽(1905---1989,中国著名书法教育家)的《书法通论》时,专门记录了“永字八法”的解释,由于随着实践的深入,现在对那么句子有了一定的体会。所以今天就永字八法的“侧”法和“勒”法和大家展开讨论,遗憾的是,大家没有这方面的理论修养。关于书法的理论,我还是建议大家多读一些古人论书的句子。像康有为的论书就很好,还有孙过庭的《书谱》。
昨晚我在练习王铎《草书三种》里面的《峨眉山诗》的跋语还随便提及:“书学当少年时。恒易言之。迨五十,弥喻其难。盖古书之迹,易学晋之神,瞠乎其后。逾写逾望洋。始觉少年心浮气粗,不臻其室。故往往轻为发议焉耳。精要难窥,外藩易涉。登五岳然后知山,浮海澳然后知海,诗举业文画皆然。”像王铎这样的大书法家往往是很少论书的,但是偶尔的片言只语却令人回味不穷。是的,我等少年之辈,往往心浮气躁,不能深入书法内部,很多时候在无知却自我感觉良好之中沉迷于书法庙堂之外,所以,我们要谨记,学书不易,当趁年轻;欲臻其室,更须努力。
丁文隽先生著有《书论绝句》。由于个人的兴趣所向,我只采录了一些个人比较喜好的“绝句”。我愿在此与大家共享之。
《蔡邕》:“书论中郎第一人,言简疾涩贵千金。相成两点精髓论,动静刚柔共一身。”
《两晋、南北朝书法总论》:其一“碑帖分道各扬镳,铭石书笺莫混淆。朴厚雄强归北国,风流婉约属南朝。”其二“真体完成在此间,碑帖南北两皆然。文多别字无规范,过渡时期欲避难。”
《隋代书法》:“南北分趋归一统,李唐鸿业此开端。三家风流承南北,有似中流砥巨澜。”(注:隋在政治上,上结南北朝,成统一之局,下开唐代兴隆盛事,在书法亦然。唐初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三家,皆为隋人,书法上皆有承前启后之功。正如三峡扼长江中游,西蜀诸川汇于三峡,过三峡后,一泻千里。——丁文隽)
《赵之谦》:“善学北碑态万千,拙中见巧意翩然。龙门造像呈心意,沉睡千年陵谷迁。”
以上只不过是丁文隽先生论书的一小小部分,不过却是颇费学术考据之力与持之以恒之朴素做法。君不见,当下学院派如陈振廉、沃兴华、之类,动辄上万言,洋洋洒洒,看似气势磅礴,实在没有这样的古雅文字诗歌辞赋来得亲切啊!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多多深入古典语境,不断增加自己的传统意识;这个和“现代性”和“现代”、“后现代”并没有冲突。既然书法是古典的产物,那么要想得到其中之精神只能溯源而上——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做法;但是理想主义最终将导致了理想的辉煌成就或失败,理想主义者们,那就坚定下去吧!
书法乃是世界文化语境下中国对自然界线条的一种精炼且神秘的有秩序概括,这里面融合了太多古典的东西,洋溢着深邃的东方之美;这恰恰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种重大贡献——这一点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会注意到的。
2008-5-3 中午lynd 于南山田舍
2008-4-2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