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文化的几点思考
题目:关于书法文化的几点思考主讲: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王元军
主持: 倪文东 教授
大家好,现在的心情很复杂。我上次坐到北师大的课堂里面是在十年以前。那时候还是历史系的学生。转眼之间,十年过去了,感触非常多。这次就谈一点所谓的个人的研究,就是所谓的对书法文化的思考。当今“文化”这个词是比较时髦的,“文化”这个词是用得很滥的,几乎无处不在。那么从大的来说,有民族文化、华夏文化。小的来说有茶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所以说“文化”无处不在,那么可想而知,书法也有文化。那么书法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书法文化是一个什么关系?现在是不是随着我们学科的建设日臻完备,是否已经得以解决。我认为还不清楚。所以我只能谈一点思考和想法。
第一个,谈书法文化的层次,到底我们的书法文化怎么来理解,它是分层的。第二点,我们谈书法怎么体现文化。第三个,我们来谈书法文化的研究怎么来做。那么我就结合一些例子来阐释一下。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书法文化的层次。我认为当前对书法文化的看法有很多很多,是不是所有的书法文化都是一致的概念,我认为是不一样的。首先第一个,搞书法的有一点文化修养,这是一个层次,这是一个含义。书法和文化在有些人看来是那个位置。书法是艺术,文化是涵养。所以我们搞书法的要有一点文化的涵养。我认为这个文化修养当中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文字学的必要修养。你要写一个书法作品,要会写繁体字,要避免简体字的出现。如果你作品中出现这种情况,别人会说你没有文化涵养。文化在这是书法的一个必要补充。第二个就是你自己要会去创作内容,你要写作品,不可能老是写“窗前明月光”,不可能老是写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你最好能自己写诗、词,写小散文。衡量书家是不是有涵养往往是通过这一点,这是很必要的。自己创作内容,促进文化修养。第三个就是懂得必要的文化知识。这必要的文化知识是什么?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所以你要知道的和书法相关的知识多了。所谓的书家“学者化”就是指书家要有必要的文化知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我们专业的书法研究说的书法文化,这个文化和我们刚才所说的是完全不同的。怎么不一样,我们放到第三个问题单独来讲。
那么还有一种说法是书法体现文化,书法怎么体现文化,这大概也是大家所思考的。文化怎么通过书法来体现,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看起来也并不好讲。你会写诗、填词,说你有文学的修养。你会把一个历史事件写成一篇文章,也能体现你的文化。但我们看一幅作品怎么看出它体现文化,把书法体现文化搞清楚,对我们定位书法是非常重要的。
书法怎么体现文化,我从自己认为重要的几个方面讲一讲。首先,它是文化的自然凝聚:一切优秀作品都是自然的流露。既是书法家自己个性的自然流露,又是这个时代气息的流露。我们熟知的《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帖》无一不是这两个方面的集中体现。既有个人精神,又有时代精神。我们现在很多大的展览,许多作品都不是自然的流露,要自然为上。所以又读到“创新”,现代的创新都是形式上的改变,基本上属于喊出来的,很热闹。我认为在这种热闹之后,书法应该回到它的本心,回到本来的书宅当中,回到无声的境界中,这是不需要热闹的,书法不需要热闹,按照我的观点说就是太古老了。大家也是因为我们当今的书法“太热闹”提出一些相反的建议。书法需要宁静,需要回复到它的本心当中去。因为我们缺少什么呢?缺少文化,缺少一种自然的东西。“书法体现文化”我还谈到第二个想法,这笔墨和造型也能体现文化的约定。我们学书法首先要把技法学会,要技法过关,对不对?书法技法过不了关,口号喊得再响,那也是没用的。这笔墨和造型它本身有一种约定。这个约定是什么呢?是千百年来我们的文化已经约定好了的。对不对,你是不是这么认同?我们的造型,我们的笔墨,不是我们独创出来的,是千百年来我们约好了的。它有这样一个含义,造型语言已经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含。书法具有了象征性的含义。造型有象征性的含义,如我们要提出它这个造型、这个线条,它是雄强的或是说它是阴柔的,是中和的,这些本来只可以说是技巧或艺术层面的东西,对吧?但在我们的审美过程当中,已经加到了它的道德伦理的规范当中。如我们欣赏颜真卿的书法。它宽博、雄强、丰腴,就跟他忠诚意识的品格相联系。它的忠诚、意识已经和书法的线条有了必然的联系。一个忠臣,一个义士。他的书法线条一定很雄强,很宽博。所以赵孟頫他那个字怎么样呢?阴柔,很媚。他不像个忠臣,不像个有贞节的人。像王铎被称为“二臣”,线条、造型跟人格已经结合起来了。它有一种文化的约定。那么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否是科学的呢?我认为它并不科学。为什么呢?我们发现文天祥的书法线条很弱的,很柔的。如果用颜真卿的线条,笔墨来阐释我们就无法解释了。所以我认为古代书法作品这种笔墨的精神,是纯粹的文化约定,是后人“吃读”出来的。当然这种造型,品味的方式是否影响我们的现在?好像是影响我们现在,在我们的书法评价当中好像经常用到这些线条,造型的语言和他的人格结合起来。所以我认为历史上形成的一些命题,可能不是科学的,但已被大家认可成一个约定俗成的这样一个观念。包括米芾曾经批评过历代书法批评当中“笔旷蹊跷”这样一种现象,总是要把线条和其它一种现象相比赋。这种比赋就有自然的物象和人为情态加比喻这样一个现象。它已经有了一个悠久的历史,也被我们当今所延用。我们书法批评当中还是运用这种方式。你在评价一个书法作品当中,你是不是还用这种方式来研究?某某线条、书法像什么,像什么。这种文化的约定是历史形成的。我们的手很难改变这样的格局,再来批评前人说“笔旷蹊跷”。他也是用这种方式来评价,他评价颜真卿的楷书是怎么说的呢?“如叉手并脚填舌汉”,“如叉手并脚填舌汉”是一种什么造型呢?很俗、没修养,这就是历史造成的、文化约定的。这种理由不怎么科学,但我们已经接受过来了。美在人们心中,可能距自己的感觉来阐释美。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的话,中国书法线条造型的这些约定就挺无专业标准,中国书法的线条造型的约定就是文化给它的约定。正是从历史这样一个约定,我们的书法才有一个共同评价的标准。所以写字不能过于霸悍,霸迫。为什么会有霸悍?是因为你不能写得太弱。为什么弱呢?柔而无骨,线条最高的境界是什么——中和而上。中和而上是社么呢?是中国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文化的约定。为什么《兰亭序》好呢?这些人说《兰亭序》不如《祭侄稿》,在很大程度上我也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它为什么能形成“天下第一行书”这样一个地位呢?我认为它就是一个中和的作品,体现中国人精神最高的追求。“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这大概就是线条笔墨当中,我们这种文化约定使我们以前无法逃脱,在以后我们恐怕也很难把这个约定完全推翻,建立另外一个体系。如果推翻这个体系等于把中国这个文化也推翻了。书法在现有的基础上重新营造,这个机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不要看书法的线条造型是一种技法上的东西,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的约定。他也逃不过文化这个氛围。那么我们书写汉字,我们现在书法的概念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我认为第三点是书法书写文化的暗示作用。当然,现在书法的流派很多。有什么现代书法也好,学院派也好,流行书风也好,但我想,在咱们这个首师大,或更多的院校里,书法还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我们还是承认传统的观念,在我们眼里,还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所以我认为,我们书写的汉字有文化的暗示作用。这种暗示作用为我们的文化欣赏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参照。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留下的书法作品,几乎不管是那些出自什么人之手的精品,都是写的雅文,警句,为什么要这样呢?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其中有很大的合理性。书法发展到我们当代,我们现在有了新的生活节奏,有了一种新的跟古人完全不一样的一种追求。我们刚才看到了,我们走廊里挂的作品都写得挺好,比我们以前那个时候写的强得多。所以我觉得,我们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成为大家的可能性比我们那个时候条件更具备了,我觉得真的不得了。为什么我们还在选取这样一种方式?就因为它是合理的。为什么它是合理的?你能不能给我说这种方式之外,再写一种完全脱离汉字的方式,好像还没有看到这种作品,为什么呢?就因为它有合理性。那么我们书写的风格,书写的内容就不可能不考虑到何人,何时,何地。我们写作品要跟人,跟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写都挂起钩来。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文字的暗示作用是我们不能缺少的。如我们看到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他们的作品,分别占有了三大行书的美誉。你想一想,如果脱离了他们书写文字的影响的话,如果王羲之不是写的《兰亭序》,写的《古诗十九首》,换了别人一幅作品,如果颜真卿写的别人的诗,如果苏东坡写的也不是这个内容,我认为他们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崇高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什么呢?这些书法作品的文字都是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品,表达了一个很高的文学境界。《兰亭序》是一篇可以在我们中学教材里面看到的佳作。它里面有一种丰富的人生哲理。包括《祭侄稿》,它特定场合下书写的那种义愤填膺的内容。还有苏东坡在那种情况下写的。如果缺少了这种文字内容的暗示作用的话,我认为他们很难说有今天这种很高的艺术成就。包括弘一法师在圆寂之前写了四个字“悲心焦急”,如果大家看到这四个字,一定很有印象。我们通过“悲心焦急”这四个字揣测他的内心世界。如果他写的别人的内容,就很难猜测了。如果说让你写李清照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用草书书写我认为就不合适。毛泽东写他的词用大草,我认为是恰如其分,为什么呢?这就是文字内容跟我们约定俗成的关系,不是我们强加给他的。文字是在我们以后书法学习和创作中需要反复提炼,重视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书家要强调和重视文化修养的一个原因。还有一点,第四点。书法带给人们的人生感悟,我认为这是书法体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书法能给我们带来人生感悟,除了一种对美的感悟之外,我们还可享受一点人生的这么一种领悟。形式美和技巧美是书法艺术所追求的,任何一个书法家都不可能忽视它们的作用。如果为了这些目的,为了人们视觉感观的强调而失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的底蕴美学的追求,那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灵魂。那么一篇好的作品不仅对于笔墨线条有驾驭能力,还能让人体会到这些线条之外的境界,线条之外的墨外之境。好的作品能让人反复的揣摩,反复的研究。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展览厅前面有些人对一些作品总是看了又看,总是揣摩?他在欣赏它的美,它能给他带来一些启发。陕西师范大学著名书家,魏俊秀写的字,有些人欣赏,有些人不欣赏。它里面蕴涵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不是所有的人能够欣赏的,这是可以理解的,这里面含有很多个人曲折复杂的经历,对人生的感悟,艺术追求不落俗套,不追求俗美的这种东西在里面。如果我们能通过这些作品了解他们这些人的人生经历,人生的追求,那就不能给艺术很多的启发。很多人不理解,我们可以认可。我记得有一次 魏俊秀 先生他说了这个事情。他说有一个妇女,农村的妇女,不认字,看了魏老的作品后说感到很好,说魏老写的字一个个就像对他笑,活起来,动起来了。魏老说这是对他很高的评价。这话里很有意思,书法中体现的一些审美原则实际上就体现了中国哲学。我们现在学书法所用那些技巧,实际上都是中国哲学的体现。我们要讲究“虚实相生”、“中和为美”,要讲究笔墨“浓淡结合”、“枯润结合”,“斜和正的问题”,无一不是哲学的问题。那么“计白当黑”是不是也是一个哲学的问题?这些无一不是这样一个体现。我反复欣赏怀素的《自叙帖》,我觉得缠绕有力的线条,将空白切割的过程就好比舞蹈演员在挥舞彩带,静止的作品竟显动态的情感。黄庭坚的草书线条在左穿右插,在书法的用笔过程当中体现一种有理性的对线条的把握,收放有度,都会让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容不迫,又潇洒。这样我们看了以后,总会体现一种人格的东西。这人格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形而上的东西,所以除了黑与白,动与静,轻与重,快与慢辨正关系的处理,一张作品就是涵盖了这些哲理在里面。所以我觉得这个笔墨能够体现中国文化,这里还能体现中国人的人生。我觉得比如说拿出颜真卿的书法,拿出王羲之的书法,拿出弘一法师的书法,体现了三种文化。为什么我们能够欣赏弘一法师的书法?弘一法师曾被誉为“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如果用我们传统的笔墨线条来分析的话,我们很难找到一种审美的角度。他线条很干净,没有跌宕的东西,但正是这样一种东西体现了人心的一种淡泊,宁静,空旷。那么颜真卿的那种线条,《祭侄稿》线条的那种飞奔,郁郁波动体现了奋发向上的这样一个感情。王羲之的书法线条里面,舒缓有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道教的东西。当然了,中国文化绝对不是这样简单的,是儒释道并立的,中国文化恰恰是这三者的结合。所以我们的书法能够满足不同人的不同审美,不同趣味。在这里它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我们看中国一些文人的人格,也是多方面的。诸葛亮他就是这样,他既能鞠躬尽瘁,又能死而后已,这是儒家的进取精神。功成名就之后又能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这又是道教的一种精神。笔墨线条里面都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些东西的话,才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人生的哲理在这里面,当然我们也不能用一种带帽的形式来看,谁是道家的,谁是儒家的,这些都划在民族精神的血肉之中。很难把它分裂出来认识。所以,通过对书法体现文化这些感想,我就认为,虽然电脑对我们的冲击很大,虽然当今对书法有了很大担忧,认为书法的末日已经到来了,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们当今,科学、民主发展有很大的价值,西方所谓的民主和科学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影响,但这不能解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要。人们需要有一种内心的精神需求,书法恰恰就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一块空地。它能满足人们心灵气息之所,它能引起我们的心灵共鸣,它能填补我们的一些空白。如果说我们中国文化能够存在的话,我们中国书法就一定能够存在。中国书法是跟中国文化紧紧相连的,我认为是母子的一种关系,所以我认为有些担忧是大可不必的,“书法怎么样”,“传统文化会不会消亡”,“我们以后是不是要创新”,“我们是不是需要另辟蹊径”。我觉得这是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中国文化存在,我们中国书法就一定存在。为什么中国书法八十年代复兴起来了?因为那时中国文化复兴带动了书法,所以作为专业的工作者来说,专业学习书法者来说,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书法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首先继承弘扬,然后再谈创新的问题。这就是我对书法体现文化的一点点想法,合不合适我也不知道,所以不好说是“论”,只可以说是一个随想,想到哪里,说道哪里,就是为我们的传统书法找点理由。我是比较传统的,学历史的时候就比较传统。我对我们的“故纸堆”都非常欣赏,对古人的智慧都很欣赏,我对传统持固守态度。这是书法体现文化的一个问题,我个人一些粗浅的认识。
最后一个问题,书法的研究问题。我认为社会上说的书法的文化不是我们所研究的书法问题。社会上说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实际的文化。我们搞书法,当一个书法家,哪些对我们有用的文化可以拿来用,需要证明了。我们学一学,补一补一些诗词的功夫,篆刻,我们搞一搞文字学的功夫,但我们书法研究者应该超越实用的功能,具有学者的一种素养。那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这么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又远远不够,一个学者的心中的文化就有一个固有的标准,有它的方法。所以我想我们启功先生虽然是一个大书法家,但好像他对别人称他为书法家并不以为然。我在北师大上学的时候,也有幸听过启功先生的讲座,那个场面红火极了。他不仅仅谈书法的问题,还谈学者的问题,研究书法的学问。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于书法没别的,就三个字“多临帖”。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启功的感悟》,没有什么奥秘,就是多临帖。所以启先生有了这么崇高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书法,而是因为他有一种学者的修养,素养,有了这样一种博大的胸怀。你看他写的内容,多么让人寻味,他的诗都可以当作教材,他的好多东西都是值得大家去背的。他的墓志铭恐怕大家都能背的,他的好多诗词都体现一种学者的胸怀,胸襟。另外他的学者的素养,研究书法的问题,书法的考证,这大概也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关注的一个领地。我们应该超越于社会上说的文化这样一个范畴,而用更多学者的眼光专关注书法,专关注跟书法有关的文化。既然这样我们怎么来研究书法和文化的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两个词是不是一样,一个是“书法文化”,一个是“书法与文化”,这两个概念是不是一样的,“书法文化”,“书法与文化”。我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书法文化是实用的文化含义,书法与文化就是我们学者应该关注的,跟我们书法有关的所有学问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范畴。这就波及到我们做学问的态度,要有一种独立的情怀,自由的意志。我们应超脱于现实的功利主义,报着一种追求真理的目的,来研究学问。因为当前书法的研究还是一种功利的研究。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书法研究很难跟其它的学科对抗?我们似乎还没有具备一个学者应有的态度。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能够尽快的完备我们的书法体系,能够和其它学科建立一种对话的关系。还有一个研究的方法问题。我们当今的书法研究还是图版加传记,几乎没什么别的方法。这里就是我们大家缺少的一种东西。我可以结合我的一些研究谈谈我的体会,结合韩愈和书法的问题谈谈个人对书法文化研究的一点心得。对于韩愈,大家可能不是很陌生。既然你搞书法的就应该知道韩愈写的一篇文章,一个序《颂高闲上人序》,但你怎么理解这个序。在我们大部分书论当中,说是对张旭狂草的赞美。那对于高闲持一种什么态度,这是有关书论的一篇文章吗?它是称赞书法之美吗?怎么来理解?我就韩愈跟书法的问题做了一个探讨。首先,我要回到一个时代里看看韩愈和书法的关系。对书法的态度发现了他“性不喜书”,“不学书”。为什么说韩愈跟书法是这样一个关系?我们通过大量的材料发现,韩愈在书法上是没下过功夫的。我们从宋人朱长文《墨池篇》里面看到有这样的记载:“退之虽不学书,而天骨劲健,自有高处,非众人所能及。”朱长文是一个书法理论者,他说了韩愈“退之虽不学书”说的这些话,“而天骨劲健,自有高处”什么意思呢?书艺人重是一个结论。因为韩愈是一个大人物,这是一个避讳吧,不能说他写得不好。他人很有名,当然字也写得好啊。通过这个材料说明他不学书。还有一个材料,就是一个篆刻家。写篆的我们都知道李阳冰,他的儿子李服之曾经把蝌蚪文的《孝经》和汉代一篇古文字拿给韩愈,“愈畜之而不暇学”,韩愈拿到家里以后没有时间去学,这是否说明韩愈不学书,甚至不屑书。他对书法的态度不比其他人。唐代人是非常重视书法学习的,都是从小学书法。家里有这个书学渊源,那么为什么我们说他不善书?这有韩愈自己的材料作证。韩愈曾经写过一篇文说:“愈性不喜书”,这是自己的表白。这个表白当然是确信无疑的了。“自为此文,为自书两遍”。这是自己写文章,只写了两遍。其一遍写给谁?另一遍写给谁?所以“不喜书”是韩愈自己的表白。他不喜欢写,这说明什么呢?“不学书”因为“性不喜书”,那么从思想的深处来说,大概韩愈对书法的地位跟这个是有关系的。比如我们当今启功先生看待书法并不是看得很重,包括 欧阳 先生。虽然是书法学科的创始人,但他更重视书法后面的文化。韩愈也是这样一种人。他并不注重书法。所以韩愈的儿子叫韩昌,韩昌给自己写了一个墓志铭。他说什么呢?“直至六七岁,唯能把笔写字”,到了我六七岁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拿笔写字,这说明什么问题?这得怪老爷子,父亲到六七岁的时候还没教他写字。这在唐代是很少的一个现象。唐代我们知道是很注重楷法的,从考试到官吏的选拔都注重对书法的训练。所以我认为,韩昌到六七岁还不能写字,是跟韩愈有关系的。还有韩愈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这个问题,也能看出他对书法的一个态度问题。韩愈有文章说:“学生或以通精举,或以能文称”,那么学生能够通一门经,或能写得一手好文章,都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唐朝僧人书家高闲,当时他是想通过书法建立功名,当时有这样一首诗,和他一样的一个僧人雅琪,写了一首诗很得意,皇帝给他推广:“出神笔法得玄门,西入长安亦自尊。莫怪出来多意气,草书成月胜 明 君。”书法皇帝喜欢,高闲被皇帝召去,写写书法,你说他淡泊吗?不光高闲、雅琪、卞光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僧人阶群。唐晚期到五代也有一个僧人阶群研习书法,有人用“狂禅”之风来形容他们,我认为很不恰当。说他们只不过是披着袈裟,只不过把头剃光了,志向还是儒家的,你说他淡泊吗?韩愈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大概是为了阐明观点作铺垫。他写的《颂高闲上人序》有贬义,为什么要贬高闲,是韩愈“排佛”的原因。他一直对佛教都是很反感的,又与道家是对立的,认同的是尧舜禹和孔孟之道,对佛教他一直抵触。其实他写的这篇文章实际是借书言志,想通过书法表达想法和自己的追求,这是韩愈一生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韩愈给高闲写序不像平常的那样写好听的,他不给情面。韩愈就是怪,“韩愈多与僧交往,又不称见好僧”,他交往僧人都被骂得狗血喷头,在韩愈的序里面是贬高闲的。我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他的文艺理论当中有一条是“不平则鸣,有感而发”,贬高闲不如说他是贬佛教,不是说他跟高闲的关系没搞好,而是高闲在韩愈笔下成为一个符号,一个佛教的带言。韩愈借这个符号来阐述他对佛教的看法,和他的文艺主张挂起钩来。
在我们眼里书法文化作为文化是跟书法有关的一切行为。比如说文史哲方面的积累是越多越好。所以说书法只是文化的一个结晶。要研究这个结晶,就必须深入到文化当中去。书法学科要真正弘扬光大,被其它学科所承认,道路还很遥远。
这些就是我的一点想法,一点思考,很不成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咱们多讨论。最后谢谢大家。
(李新杰、罗绍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转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