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梁佩兰(1629-1705)/广东南海
本帖最后由 右艺分子 于 2012-7-3 09:41 编辑梁佩兰:(1629-1705)清,字芝五,号乐亭,广东南海人,顺治十四年(1657)乡举第一。诗名并屈大均、陈恭尹称“岭南三大家”与“岭南七子”之一。康熙二十年(1681)冬北上,复与朱竹垞等结诗社,乞诗迓者无虚日。康熙二十七年(1688)南归。工书善画,书体有隶味,画笔苍秀萧逸。时王世祯,朱彝尊,潘来,宋荦皆推重之。著有《六莹堂前后集》等。
梁佩兰诗,多酬赠和吟咏景物之作,也有发泄功名失意的怨辞,间亦杂有兴亡之感。较有意义的作品是某些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章,如《养马行》、《采珠歌》、《采茶歌》、《雀飞多》、《樵父词》等。这类诗,内容清新,语言通俗,感情自然,不失为佳作,但不多见。他的大多数诗仿古的习气过重,笔调较为平淡直致。总体来看其诗成就还不能与屈、陈并论。《清史列传》等典籍及当时的名人如何巩道、近人徐世昌等则盛赞其诗。
梁佩兰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腊月,少年时从学于陈邦彦,攻读经史百家之学。他聪敏过人,记忆力强,能“日记数千言”,素有才名。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第一,此后三十年间断断续续6次赴京会试,均落第,自号漫溪叟,潜心治学,一时风雅称盛。梁佩兰每有所作,均被人们争相抄传。梁诗在当时名气极大,名公巨卿、达官贵人,都以获得他的题咏为荣。
康熙二十年(1681)冬,与朱竹垞等结诗社。康熙二十七年(1688)徐乾学主持会试,使用“通榜法”录取大批名士,梁佩兰第七次赴考,金榜题名得中进士,但这时他已是60岁的花甲之年了。朝廷任他为知县,他以年老而不赴任,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梁以留京写诗为乐,士大夫争相延请品题吟哦。满清贵胄、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因慕其名,特修书邀他共同选编宋、元词集。纳兰性德死前七日,还与他和姜宸英、顾贞观等人饮宴赋诗。
代表诗作
【舟发阊水至饶阳道中作八首(其四)】
小雨湿自好,秋花鲜向人。 秋花照江水,一片江南春。 白露节未降,白云怀已新。 扁舟语舟子:花下且垂纶。
【秋夜宿陈元孝独漉堂读其先大司马遗集感赋(其一)】
大节平生事,文章复不刊。 墨痕尤似渍,碧血几曾干。 自得乾坤正,谁知世事艰。 草堂灯一点,霜气迫人寒。
【粤曲二首】
春风试上粤王台,锦绣山河四面开。 今古兴亡犹在眼,大江潮去复潮来。 琵琶洲头洲水清,琵琶洲尾洲水平。 一声欸乃一声桨,共唱渔歌对月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