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4|回复: 3

[评论] 冯天奇先生书法的文化指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7 09: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注册/发帖,力挺大学生书法学习与交流,助推高校书画协会联盟与合作!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冯天奇
  冯天奇,斋号半阁楼,1975年出生于浙江诸暨枫桥,与元章、老莲同乡,铁崖邻村,幼承家学。毕业于绍兴美专美术书法专业,学生时期师从傅琳琳、韩界平等先生。现为交通银行总行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交通银行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员,民盟绍兴市华夏书画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省内外各类展览,屡获奖项,艺术作品理论文章散见于《书法报》《泉州空港》《神州时代艺术》等报刊杂志。篆隶用笔简古圆劲,以汉《西狭颂》、《张迁碑》、《鲜于璜碑》、《衡方碑》和唐《义福禅师碑》,上溯《石鼓文》、古砖文等为法,参以伊秉绶、邓石如、吴昌硕等清代名家笔法。行书以欧阳询结势,以二王一脉帖学统之,又涉宋、元、明、清诸家。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名山自是无双地    妙法仍然不二门






万物归藏之中的沉雄之美
——冯天奇先生书法的文化指向
文/王健

  书法的目的在于传递对其书体的切身感受,在书法与自我之间搭建起认知的桥梁。冯天奇先生的书法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自我、寻找感觉的过程。他是在书法技术路线上,将日常书写提升到哲学高度的一种意识和表达。他的笔墨似乎在肥瘦相和,骨力相称的内在框架和灵感附着中,万物归藏般地将每一笔的凝聚之力,于气沉丹田中,使历代优秀书家的艺术力量与学术修养形成一个对等的平和,并进入到一种以自身体验笔墨的良好状态。

难得糊涂


  冯天奇先生的书法端庄平和,用笔刚健,力透纸背。并注重在一个精神平台上,对书法与文化的关系做细致的观察,以此提升他内心的主观情怀与自然物象的交融与升华。多年来,特别是他通过对《石鼓文》《西狭颂》《张迁碑》《鲜于璜碑》《衡方碑》《义福禅师碑》等名碑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对历代碑、贴与近现代名家书法的对临、背临、仿意、拟意等几个环节,使他发现了传统与现代技法之间微妙的联系,并将其笔性的根脉深植在传统文化与技法变化的互动之中,从而激发了他对自我本源的探求,保持住了一种“我”的内心个性不被当前低下的世俗化书写所同化或异化的本色。


舍  得

  他书法中追求的是一种正大之气,心如静水,不激不厉,粗犷中有精细,坦荡中存敬畏。随机变化,尽显了他书法境界的虚静之明,且刚中带柔,表现了他书法风格的苍健之美。从字的“体貌”上看,线条和结体的配合,虽无连绵,但气息畅达,其豪迈遒朴的审美格局,暗藏着厚重的文化性和传统的理想性,使其整个书法的线条在高低、长短、粗细、曲直、走向上,近乎朴素简淡,开合有度,笔到意到,就像大自然暗香疏影的梅、高节幽姿的兰、潇洒临风的竹,润燥相宜,元气弥漫,亦有别样风流。这些书法上的意象性是他以严肃、恭敬、专心、谨行方式来完成的,反映了他表现主体对自由心境的追求。同时,这种创作上的心态反映了冯天奇先生在创作对象的自然属性上很好地对接了“君子藏器”与“随字而安”的兼顾与构思,从而使他的笔墨积蓄着一种动的势能,并铺陈在书法的骨骼、筋脉、体温之中,较好地把视觉感悟与情感力量转化为艺术的思辨,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寓沉郁于畅达的人生所带给我们心灵的启迪。
  
书成锦绣万花谷    画出天龙八部图

  使书家的感情复归于自然本体的传统美学,是中国书法艺术逾越千年而不衰的精神本原。当代有的书法家将书法定义为线条对空间的分割,也特别强调余白在审美上的作用和意义。而冯天奇先生的书法在线条的流走过程中没有大起大落,而是将字距与行距间的布局放在稳重、整齐、端庄的艺术氛围之中。结构上形体长方,疏密讲究均衡对称,其横、竖、弧线穿插匀称,加之部分线条的伸缩避让,使作品整体上出现一种稳中有变的特色。这种简练、古朴、雅拙的并带有刀笔风格的书法作品,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感觉与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他的书法中散落着一些“中和”的唯美情结,并在字里行间中成为一种穿插,即把“容庄”灵魂进行书法化或虚化,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从而达到一种内心和语言的历练。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花如解笑还多事    石不能言最可人

  我们不难看到,一方面他的书法以阳刚之势,以展示书法内蕴骨气不屈;另一方面又以“中和”之态,体现内敛平和之容,两者在精神上是同构的,在艺术上却是互补的。他的书法线条是飞动的,而从另一个点看又是静止的,寓静于动,寓动于静,其书法中所反映出的哲学内涵,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恰似一种异质的相遇与渗透,在贴近书法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其笔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都是他以较高的悟性所获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中那种温良敦厚的和谐之致,是人的本质力量所致,也是他伴随着情感活动而生发其书法视觉艺术的最好结果。

曹子建《名都篇》

  世人看牡丹多联想富贵之气,见梅花多含有傲骨之节、见水仙便有高洁之韵,见秋菊顿生凛然之魂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艺术的象征方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书法始终会在艺术的轴线上不断用“美的尺度”来对自身进行衡量。冯天奇先生的书法在藏露、方圆、刚柔、黑白、浓淡、向背、曲直等方面,无不是阴阳关系的体现,并于线条的圆润与结体匀称中,介入了微妙的提按动作,使线条在和谐统一中表现出一种“牵引感”和“柔韧感”,使得他在中锋圆笔与方笔的运行中,散发出含蓄浑厚的挺拔之态。内含清刚之气,外标冲蔼之容,其书法直抒胸臆,正是冯天奇先生笔下“愚在其形,智在其神”书法气象的具体体现。


望海潮


  冯天奇先生的书法,其书写形式和美感是在一种严格的法度规范下完成的,当一种书法的特征能够达到自我完善的时候,他判断书法是否完美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在书法中提取一些逻辑上的审美。在书法的观念层面上,他认为书法是纯艺术,其最高境界是表现“象”,写实的“形”里藏有宇宙自然的大象。故他的书法中追求的是一种虔诚,一种博大、一种修行。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自身的体悟,分别从表征宇宙、社会、人生、人心的“道”上,在向外的观察和向内的自省中,既发现了天地的内在精神,又阐释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从而将艺术的目的和人性显露出来。所以,他的书法精神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来表现意象中的客观事物,迁想妙得,化我之情,并在书法的笔划、笔意、笔性的构成之间存在差异时,他可通过另外的构成要素的过渡、衔接,给人以协调、柔和的感觉,并在其书法拙味十足的层面上,遗留下一种艺术上不易察觉的宽博色彩。如果从另一个审美角度看,他的书法在达意、抒情、畅神上,是与前辈书法情怀自觉呼应、自觉吸收的一个开拓性的尝试,而这一尝试,有可能加重了其作品质量的提升与品味。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闲情小品茶烟酒    得意挥毫字画诗

  那些艺术上杰出的个性才是文化的“体”。冯天奇先生的书法不为古拘,不为时诱。其书法依附于形而超越于形,并在对立中求得统一的书写方式,使我们仿佛看到他书法上的重心似乎是在文化积累上的一种技术锤炼。从书法的背后和文化意义上看,只有深厚的修养和崇高的境界,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孤独甚至精神的困惑,才是他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他在今后的书法艺术道路上,应该提升我们对其书法追寻的热度和守望的高度。(静笃斋
  
2018年7月18日
作者简介:
  王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沈阳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辽宁省社科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辽宁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价格认证评估协会副会长、国家执业艺术品价格鉴定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兼职编审、《芒种》杂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家。

发表于 2018-9-9 08: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8 16: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出新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7 0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伊秉绶,有新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书网 ( 粤ICP备16035132号-1 )

GMT+8, 2024-4-20 14:05 , Processed in 0.0958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